藏毛窦pilonidalsinus
2017-4-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藏毛窦案例分析病例
祁露,男,28岁,公司职员。
主诉:肛旁渗脓渗液伴肿痛间作8年,加重3天。
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肿块,疼痛,无恶寒发热,未曾用药治疗,之后肿块破溃,反复出现渗脓渗液伴肿痛,一直未系统治疗。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疼痛难忍且影响行走,遂求诊于我科。症见:肛旁骶尾骨包块肿痛,精神、眠纳可、二便调。既往体健,否认食药物过敏史。
专科检查:视诊:肛门截石位6点后正中骶骨外约7cm见一约5×5×4cm肿块,皮肤色素沉着,肿块高突。指诊:肿块触痛明显,可触及椭圆形硬结区。镜检:因疼痛未查。
辅助检查:血常规(-4-5):WBC:12.83×10*9,N:67.9%。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尿常规正常,HIV抗体阴性。胸片无异常。心电图无异常。体表包块彩超:骶部不规则低回声区,考虑炎性包块伴部分脓肿形成。盆腔磁共振增强扫描:骶尾部正中皮下感染性病变,并两个瘘道。
藏毛窦
pilonidalsinus
藏毛窦是指骶尾部臀裂处软组织内的一种慢性窦道,大多数内含毛发。急性发作时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藏毛窦的病因尚未肯定,多数在青春期后发病,其发病的平均年龄为21岁,男性多见,常见于肥胖且毛发浓密者。有关该病的病因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窦和囊肿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窦道不易愈合。二是由于先天性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
有相关报道,藏毛窦病程长者甚至可发生癌变,以鳞状上皮癌为主。因此目前主张藏毛窦持续在10年以上者必须手术切除。
椭圆形硬结区,可见有不规则小孔,直径约1-3mm
藏毛窦pilonidalsinus入院后第二天,骶尾部2处包块溃口
窦道美兰染色藏毛窦急性脓肿期窦道切开搔刮术后
鉴别诊断:根据藏毛窦常见临床表现该病应与肛、肛周脓肿、结核性肉芽、感染性皮肤疖、化脓性汗腺炎及克罗恩病等相鉴别。结核性肉芽肿常累及骨骼,X射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等特征性表现。身体其他部位可有结核性病变等也可与之鉴别。
肛瘘:藏毛窦所在的窦口多在臀沟处,窦道走向多向头颅侧,很少行下朝向肛管,在后中线尾骨尖处可触及质地柔软或稍硬的肿块,肛管内也没有内口,常不能触及肛瘘典型的条索样肿块。另外,肛瘘的外口一般距肛门较近,瘘管行向肛门,肛管内有内口,常有肛周脓肿病史,肛周可触及条索样肿块。
治疗:分为非手术疗法(抗感染治疗、硬化疗法、纤维蛋白胶粘堵术)和手术疗法。保守疗法虽具有易操作、患者痛苦小、短期疗效较好等优点,但长期疗效不确切,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多数观点认为藏毛窦一旦确诊多需手术治疗且仅手术治疗才可完全治愈。因此该病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有多种,尚未统一,如切开引流脓液、无水酒精注射、冷冻手术、完全切除伤口、开放式切除并一期缝合、Z字形切除缝合、切除伤口填塞庆大霉素胶原蛋白并缝合、切除后皮瓣移植等。
未完待续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白癫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