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陶瓷行业年终盘点,广东砖之争岩

2024/1/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紧张、忙碌、焦虑并有些无望的即将过去。如何看待就要成为历史的这一年?如何从“历史”之中洞见未来?

趁岁末新旧交替之际,我们照例整理出今年建陶行业的“十大关键词”。今天我们先推出上篇,主要分析“好而不贵”、“广东砖”、“上市中止”、“全岩”、“岩板平台”等5个关键词。

01/

好而不贵

,随着大疫三年之后经济长周期的确立,在消费能力降级与消费认知升级并行的背景下,市场对产品的普遍要求是“好而不贵”,也即一方面要求质量过硬,有颜值担当;另一方面要价格合理,性价比越高越好。

“好而不贵”不是“性价比”,而是“品价比”、“质价比”。

而在“好而不贵”的主流消费趋势下,产销“属地化”浪潮再涌,原因有两点,一是“属地化”销售令物流成本占优;二是产区龙头企业借装备、技术升级提升制造力,令产品与“广东砖”在质量上日益同“质”化。

而在广东产区,在“好而不贵”的市场趋势下,以安基为代表的一批“低成本+轻营销+高周转”的佛山陶瓷制造标准企业,突然增加了比三四线品牌企业更大的竞争实力。

02/

广东砖

今年网上陶瓷圈最热的一句话是“广东制造,假一罚十”。这一句话直接把广东外产区都得罪了。

不过反响最激烈的还是江西高安产区。这主要是因为高安产区的在产品定位上与广东产区三四线品牌定位趋同(高性价比/规模化)。所以,二者之间在三四五线市场是短兵相接,直接打肉搏战。

“广东砖”是这四十多年来历史积淀形成的区域品牌,正如法国玻尔多的红酒,瑞士的钟表,意大利的皮鞋,已经形成了区域品牌价值。

但一些广东三四线品牌在竞争压力下,祭出“广东制造,假一罚十”这一杀手锏,虽然短期内有效(今年打“广东制造”牌的明显增加),但长期看也是在透支广东砖区域品牌价值。

尤其是随着高安、夹江等北方区域龙头企业在产品品控上采用“佛山标准”,比如高安全年就有22家企业实行3C认证,同时集体做双零低吸(吸水率E≤0.5%)瓷砖,这就给了佛山三四线品牌更大的压力。

还有就是,“广东制造,假一罚十”这八个字今年已例逼出高安龙头企业到广东恩平建第五个生产基地,并在佛山设广东营销中心,依托收购来的大唐合盛进行品牌升级,全面开启全国性大品牌的塑造,这一点更是直接在家门口形成对广东三四线品牌的威胁。

03/

上市中止

上市曾经是许多陶企的梦想,但随着这两年行业两巨头上市一波三折,尤其是今年IPO排队进程不得不中止,又要再次更新资料后排队,令行业同仁深感当下企业上市面临的巨大压力。

截止到今年10月份,家居建材企业IPO进程中已有10家被中止审核,另外还有6家已撤单。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10家IPO审核中止,反映了管理层在阶段性收紧IPO,重新审视相关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

而按国家政策引导方向,当下应是重点扶持硬科技企业,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人工智能企业,以及低碳环保企业等上市。

而家居建材企业在房地产转向下行之后,产能明显已严重过剩,因此,一般来说只有真正的头部企业才有机会上市,而且,即便头部企业也要求资金状况良好,赢利能力不错。

04/

全岩

岩板究竟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到年终于有了标准答案,即做全岩空间、全岩交付。

关于全岩空间,不少人还是有误解,认为不可能做全岩空间,因为无论设计师还是业主装修选材都应是多元的,不可能只选岩板作为墙地面材料或家居饰面材料。

道理确实是这样。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全岩”、“全岩空间”、“全岩交付”实际上,并不是说要在家居空间全部上岩板,而是从卖方的角度说,针对一个空间要“应岩尽岩”,“能岩尽岩”。

当下岩板的应用,应该是适合整个建筑,包括室内的墙地、楼梯踏步、阳台、飘窗、背景墙、玄关,以及室外的外墙干挂等。

另外,进入大家居领域,则包括做厨房及中岛台台面、浴室柜台面、餐桌台面、电视柜及茶几台面,还有厨柜门、衣柜门、房门乃至冰霜门等的饰面板。

应该说,做“全岩空间”、“全岩交付”,是未来陶瓷终端门店升级的终极版本。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提升门店形象,进而提升整个品牌形象;二是改变商业模式。由卖一片砖到卖整个基于岩板(+高端瓷砖)的空间解决方案一一客单值因此一般都会直线上市。

在“全岩”思维逻辑的指导下,过去三四年,步伐有些超前,主攻大家居渠道(主要是替代天然石、人造石)的企业,开始都往回撤,重新开发产品,从而补上岩板墙地面应用这一课,因为只有这样做“全岩”,市场才够大,否则,一味只做替代天然石、人造那部分,市场会比较小,终端门店也难以支撑起来。

05/

岩板平台

岩板平台指专业销售岩板的平台,比如大板智联、贝佳斯等平台。

在、岩板平台出现之前,也有瓷砖销售平台。但彼时的瓷砖平台主要是处理一级品或者尾货,包括企业的库存等。

但岩板平台一开始就是卖正品(优等品)果,而且卖大岩板。其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合伙人机制。合伙人只在平台大楼设办公室,共享产品展厅,其他都是独立操作。

而平台是通过聚焦合伙人,进而聚单,由此获得与工厂进行价格博弈的能力。

岩板平台自诞生以来,一直呈高速发展态势。据初步调研,目前,每月销量万元左右的平台有两家,每月销售万元左右的有两三家,每月销售几百万元的十几家。而一般估计,如果只算大岩板(×mm及以下不算),那么从平台卖出的岩板应该占到市场总额一半左右。

而事实上,目前有个别岩板企业一两条线的总产能全部被平台包销了。岩板企业与平台之间已构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换个角度看,也让我们看到了行业产销分离的某种趋势。

当然,随着岩板平台能力的增强,其下一步的发展也开始分化。比如,今年9月份贝佳斯入股了德耀升企业,由此获得了强大而稳定的自有产能。而大板智联已经开始在设计自己的“国际馆”,这意味着其下一个目标是端,也要做比目前更高端的市场,与那些专业岩板品牌竞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mqylm.com/gznzcs/7934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