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制造服饰业低估契机海澜之家

2024/5/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作者:张一一场疫情按下了服饰业的“暂停键”,默默无名的品牌纷纷退出市场,头部品牌也面临经营压力。但从“疫情后”的视角来看,疫情“帮助”竞争激烈的服饰业完成了一次“落后产能”出清,头部品牌迎来“剩者为王”的新时代。从二级市场来说,市场给予了处于“经营寒冬”中的服饰业过低估值,即便头部品牌公司也不能幸免。有职业投资人表示,这种低估就是投资价值的“硬核”,但待估值修复开启,将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仅就头部公司而已,海澜之家是优选项。事实上,作为传统本土服饰品牌龙头的海澜之家,以“双循环”为指针,通过加速多元化与数字化布局“疫情后”市场。这样的行动,更加令其充满价值黑马的气质。行业产能出清海澜之家业绩带头“回暖”在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下,本就饱受互联网转型冲击的服装行业迎来了一次产能大出清,一方面是线下服装零售闭店潮,另一方面是众多老牌巨头纷纷倒下。据媒体报道,外资品牌Esprit、Superdry、日本服饰品牌earthmusicecology、SamansaMos2和Ehyphenwordgallery先后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维密宣布关闭香港唯一门店退出香港市场,韩国ELAND衣恋集团旗下的快时尚品牌SPAO关闭广州门店;本土品牌方面,拉夏贝尔宣布NafNafSAS正式进入司法清算程序,森马迫于压力宣布出售法国童装品牌Kidiliz,达芙妮被曝退出台湾市场……从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受疫情影响,服饰企业销售额在今年第一季度呈现断崖式下降。49家服饰上市公司年一季度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而年和年这一数据分别为.09亿元和.98亿元。作为头部品牌公司,海澜之家的营收和净利在大环境下也有所下滑,但仍以38.48亿元的营收居于行业首位。不仅如此,海澜之家的业绩还领先同业率先“回暖”。根据国盛证券的跟踪数据,海澜之家作为A股服饰企业第一龙头,4月份的线下流水已经较一季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线上业务增速更是上升明显。从服饰业市场竞争度和行业集中度不高的现状来看,龙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光大证券纺服首席分析师李婕向《红周刊》分析指出,我国由于宏观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品牌服饰行业的发展亦晚于发达国家,目前行业集中度低于美国和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从数据上来看,根据欧睿数据,年我国服装行业前十大品牌合计市场份额为11.1%,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9.4%、27.0%。根据欧睿数据,我国目前市占率排名前五的服装品牌为Adidas、Nike、优衣库、海澜之家、安踏,均为各细分领域表现突出的龙头品牌,分别来自运动服饰品类、大众平价服饰品类。在行业转型叠加疫情出清行业产能的影响,龙头品牌的规模效应将得到继续强化。龙头品牌凭借多年耕耘和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所塑造而成的品牌力和产品力,也将成为其逆势扩张过程中重要的护城河。估值低和高成长酝酿“戴维斯双击”从二级市场来看,海内外资金的避险情绪较为浓厚,消费、医药板块由于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吸引了大量资金的进入,板块估值也被不断推高。而纺服板块作为可选消费中的重要细分领域,估值则相对处于低位,随着下半年消费需求的反弹,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海澜之家作为纺服板块第一龙头股,其经营管理能力与深入人心的品牌力优势也将在估值修复的过程中凸显。李婕指出,由于不同行业的估值差异与行业自身的特性和格局有关,纺服板块与其他“明星”消费行业相比,在行业总体成长性、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等方面略逊一筹,另外叠加行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可选属性较强、跟宏观经济关联度高等因素,目前纺服板块估值在消费板块中处于低位。她认为,随着疫情接近尾声,纺服板块或将出现估值提升和修复,这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判断,一方面外部宏观经济和零售好转,促行业长期增速提升;另一方面是疫情结束后出现消费反弹;此外,其他消费板块与纺服板块的估值差出现甚至拉大,也会带动资金流向纺服板块。在整个板块具备估值修复预期之下,海澜之家备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mqylm.com/gznzcs/7935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