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与家庭健康老实,听话,真干
2016-1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人应该是信自己,还是信古圣先贤。
信自己叫乖僻自是,自以为是,结果是欲望作主,最后导致悔悟必多。
信古圣先贤是道德作主,最后是幸福快乐。
所以说乖僻自是是因,悔悟必多是果。
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后悔跟错误的事呢?
在《地藏经》上早就讲出来了,众生刚强难调,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过。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起个心,动个念头,都是私欲在作主,都是在张扬个性,一切从我出发,自私自利,听不进别人的话。
这样善意的言语,老祖宗智慧的教导听不进去,这叫刚强难调。
那该怎么办呢?应该多听老话,古话,圣贤的教诲。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吃亏就是悔悟,这老人言不仅指家里年老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更指的是古老的圣贤教诲。
在中医普及学堂里头,我们按照古圣先贤耕读传家的理念来指导,把读书增长智慧精神,跟劳动出坡锻炼,强壮身体肌肉,结合在一起,发现效果很好。
有些学生以前读不进书的,发现劳动后再读书,就读得进了。
有些学生不喜欢运动干活的,发现听经闻法,读圣贤书后明理了,明白什么道理呢?
明白出坡运动不是被迫的无奈,而是身体的需要,结果干起活来比谁都起劲,在山里吃起饭来比在哪里胃口都要好。
这样我们想到,原来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关键是你要按照古圣先贤的教诲跟道德去做。
这样身体健康了,智慧也成长了,不就是兼得双丰收吗?
现在为什么学生难教了?老师无奈了?父母苦闷了?
因为大家各有各的套路,都不按古圣先贤的套路来走,大家都乖僻自是,那结果肯定是悔悟必多。
你看还有这样的父母,而且社会不少。
他们说,孩子啊,你赶快去学习考第一,家里什么活你都别干。
更有父母说,孩子,你考一百分,爸爸奖一百块钱。
这样看起来是很爱孩子,好像很对的,你如果一跟古圣先贤教诲对比,发现错得离谱。
现在人之所以可怜跟痛苦,是因为错在哪里都找不出。
你想想,自古以来,哪有孩子不习劳不干活读书能成就的。
你都剥脱了孩子洗碗扫地的动手能力,将来孩子变成什么?
变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那由谁来服侍他呢?
所以父母钻到分数的功利里头,才会养出急功近利的孩子。
现在孩子为什么普遍重视分数了,这是父母老师教的啊!
你看稍微考好一点,父母就说,太好了,考一百分,我要奖赏你。
大家一听就知道,这样的父母,他是重果的,只要有好结果,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我都高兴。
结果孩子就开始作弊,为什么?为了拿奖品啊!
而明理的父母会怎么说呢?
孩子考好了,会表扬孩子说,这是勤奋读书,上课认真学习,听老师的话,才做得这么好的。
大家想想,这才是真正会教孩子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是在表扬孩子种好因,在因地上鼓励孩子。
这样的孩子就会明白,我能有好结果不值得高兴,我能不能保持勤奋好学的状态,才是值得表扬的。
大家再看学校为了升学率,把道德课,体育课的时间都缩没了,全部用于应试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
古圣先贤讲,德在才先,又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德是土壤,身体是苗子的枝干,才华智慧只不过是上面开的花朵。
如果只看到上面那一个花朵,对枝干强不强,土壤厚不厚都不顾的话,那就叫失教。
失教的结果是什么?养出一大堆废材,半成品,这样就会增加社会国家的负担。
现在很多人意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足,但还是分数导向,学历导向。
明明都知道高分数,高学历,未必真能干,但大家还在往这个洞钻,结果读书人贬值了,都还不觉悟,读书人为什么会贬值?
因为没读圣贤书存圣贤心,你一不接受圣贤教育的净化,就被社会功利教育所污染。
俗话讲,古人读书为明理,今人读书为名利。
古人读书在圣贤,今人读书在金钱。
大家对比一下,就知道问题出现在哪了。
你的行为形式如果是名利金钱导向,这叫乖僻自是。
你的言行举止,如果是道德圣贤为导向,那么你行为就会深思熟虑,虚心接受别人建议。
俗话说,病在观念,福在受谏。
现在人功利的观念不转过来,疾病就没完没了。
自以为是的态度没转过来,灾祸挫折就会日渐增多。
所以我们常跟病人讲,什么人最有福?真听得了医嘱的病人,是最有福的。
常有病人讲,什么病最难治?
我们笑笑说,不听话的病最难治。
不听话,就是怪癖自是。
古人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你能听进逆耳的忠言,道理明白了,错误就会少犯。
听得进逆耳的忠言,那错误就会少犯。
听不进,自以为是,后悔跟错误就会反复重复。
进山里来的很多病人都说,那你们的医嘱是什么?
我们说,医嘱就是古圣先贤的教诲,比如《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训》等,这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你们听得一分受益一分,听得十分受益十分。
古圣先贤的经典是记载着真理的。
什么是真理?人生真实不虚之理。
如果真理不重复,那么悔悟就会反复重复。
那么怎么重复真理呢?就是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功高我慢,放下名闻利养,放下是非人我。
我们常说,做一个听话的病人最有福气。
一个人有没有好的医缘,不看他有多少金钱。
如果有钱就能够治好病,那天底下富贵的人都不会害怕疾病了。
去年有个病人,肛周脓肿,发烧到快四十度了。
医院说,得赶紧做手术,而且手术一次都切不干净,还得分为两次来做。
这病人从小就怕手术,连打针都怕。
他就在想,有没有保守的治法呢?
于是打着吊瓶坐车找到山里来。
我们说,这急性炎症,是火热居多,对治火热最好的方式就是素食,这素食第一条你能做到吗?
他说,我能。
我们接着说,你现在周身烁热,要多吃番薯稀粥,萝卜菜干,不要讲营养,要讲清淡。
对于急性炎症的人来说,营养是在助火,清淡才能熄灭烈焰。
你们看一个火字叫火热上火,两个火字叫炎症发炎。
如果炎字左边再加三点水叫什么?叫清淡啊!
所以淡字可以解除肥甘厚腻带来的痈疮脓肿,这不是我们发明的,《黄帝内经》上早有讲到,叫膏粱厚味,足生大疔。
这是讲肥甘厚腻的东西,足以让你身长满包疮脓疔痈。
你如果不断绝肥甘厚腻,这些疔痈疮肿,虽然用手术切掉了,它又会复发,甚至会长在其他更隐蔽的地方上,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去动手术切了后又长,没有在源头上把病根切掉啊!
源头上切掉病根不靠手术刀,靠医嘱跟圣贤的教诲。
然后我们又叫病人去找马齿苋,农村的山里头有很多,我当地叫老鼠耳。
用马齿苋捣烂外敷,治疗肛周脓肿,这可是民间一位草医的心传。
结果素食加不要钱的马齿苋,十天就把肛周脓肿治好了。
这病人感恩涕零,说,幸好我找到了好医生。
我们笑笑说,幸好你是个能听话的人,换做是别人,一听到素食,就怀疑说那有营养吗?
一听到民间草药,以为那不要钱低贱,也怀疑说那能治病吗?
你怀疑不去做,不听话,灵丹在你旁边,你不服用都治不了病啊!
本来要花几千块钱做手术的,结果没花几十块钱,就把病治好了。
我们笑笑说,很多没钱的人有没钱的治法,而且效果还不错。
这也是民间中医简验便廉,为老百姓喜闻乐道之处。
所以将军不怕仗难打,怕的是士兵不听话。
听话了,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大家仔细去读《二十四史》就知道了,为什么有破釜沉舟,有背水一战,这都是以少胜多的漂亮战斗。
凭什么?凭万众一心,令行禁止。
故我们一生要常读历史,读历史能让人明智,明智后就知道问题出现在哪,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别人看我们是在读史书,我们笑笑说,我们是在读医书,因为史书里面有医病的道理啊!
史书讲打仗的,讲谋略,怎么会有医病的道理?
在军训时,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合理的是锻炼,不合理的是磨练。
那么病人呢?病人也以服从医嘱为天职。
那么医生跟病人联合起来,就能够打赢这场疾病战。
现在大家普遍都在研究疾病药物,方向搞错了,就像只在研究武器,而不训练人,那就像当时北洋水师拥有世界第七亚洲第一的装备,结果还打不赢日本。
因为这些军官,还没开炮脚就抖,还没开战,开着船就躲,贪生怕死怎么上战场。
所以那时的外国人感慨地说,清王朝有大把钱可以买最先进的武器,但不可能从任何市场上买到英勇的将领跟不怕死的士兵。
打仗是将领士兵还有武器,三不可以缺一。
而中医认为,用药如用兵,临床如临证。
同样打赢一场疾病战,也是名医良病跟好药三不可缺一。
现在之所以疾病仗难打,是因为病人有钱了,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出钱就应该名医跟好药为自己疾病埋单。
他认为不到自己没努力,再好的医生,也没法帮你。
什么是良病?就是能听从医生忠告的好病人。
我们一直都在准备写《良病传》,这太重要了,一个病人能够从大病重病中转变过来,而且活得绘声绘色,必定是一个能虚心听话,善于改过的人。
这样的病人就是一个榜样,能真正无数病苦中的人带来曙光跟希望,能够激励起千千万万的病人。
所以我们常讲,寻找好药重要,但做一个好病人更重要。
好病人就是不乖僻自是,你既然找到了这个医生就百分百相信他。
古人叫请师从师,你如果不相信他,就要找到那个令你相信的医生。
你如果天下医生都半信半疑,那么你这病真的没法治了。
所以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富贵修道难,富贵治病难。
为什么这样讲,人一富贵就不想苦日子,修道是以苦为师,以戒为师,所以没有大觉悟的人,是甘不住清苦的。
同样越富贵的人,越是自以为是,越容易功高我慢,认为老子就是有钱,这样他就认为是钱在治他的病,至于你们讲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中国古人把这叫做利令智昏,这个金钱让人冲昏了头脑,让人听不进逆耳忠言,圣贤教诲。
古代有个名医叫郭玉,为老百姓治病时,常常手到病除,很多大病在他手中都好转过来。
可偏偏那些达官贵人,富家子弟,一些小病找到郭玉,郭玉都摇头,因为治不好。
大家就很奇怪说,我们的大病都让你治好了,他们的小病你反而治不好呢?是不是你留了一手啊?
郭玉摇摇头说,这些富贵官家,都是高高在上,有所恃而来,我讲的良言,他们如果不放低姿态,听不进去啊!
就像茶杯能够装到壶里的水,一定是茶杯放在下面。
大海能够纳百川,大海一定在百川之下。
君王能够治好国家,就像病人能够治好自己病一样,都需要听得进良言善语,听不进的话,再多我十个郭玉,又有什么帮助呢?
千年前的郭玉就有这种觉悟,可见不仅是名医跟好药在治病,病人也是参与进来。
如果三缺一就像鼎之三足,缺掉一只足一样,立不住啊!
所以在山里我们并不怕癌症肿瘤的病人,也不怕中风偏瘫的病人,最怕不听话的病人,最怕乖僻自是的病人。
这叫有智慧的人畏因,没智慧的人畏果。
病人害怕肿瘤癌症怕错了,应该害怕自己有没有听医生的话,圣贤的话,是不是百分之百地听,百分之百地去做。
如果真的听了去做,那叫什么?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啊!
上士是什么?就具有上等命运的人啊!那还有什么害怕的疾病跟灾难呢?
这时不单疾病转过来了,你的命运都转过来的。
所以我们常说,你们进山里来,想求治病,未免求得太少了,太小了,要求就求大的,大的是什么?是改变命运啊,命运都改变了,病不都改变了吗?
怎么求得呢?老实,听话,真按圣贤教育,明医医嘱去干,那么就没有什么悔悟了。
阅读
举报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