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盆腔积液

2017-9-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女性骨盆为环状骨性结构,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所组成。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胛上缘的连线为界,可将骨盆分为大骨盆(假骨盆)和小骨盆(真骨盆)。盆腔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主要为膀胱尿道所占据,中部正中为子宫、宫颈、阴道,两侧为附件。后部为直肠子宫陷凹(即Dauglas腔)和直肠、乙状结肠。

结核性盆腔积液属于继发感染,多为肺结核血行播散,也可经腹膜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直接蔓延或经淋巴管播散所致。急性或亚急性期时,以渗出为主,可出现盆腔积液,呈黄色、无色,有时为血性。大体上,盆腔腹膜充血水肿,表面覆以纤维蛋白渗出物,可见许多黄白色或灰白色微小结节,或互相融合。镜下于纤维结缔组织中见多发结核性肉芽肿,多不伴干酪样坏死。

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下腹不适、坠胀、腹痛,若为结核活动期,可出现发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患者也可表现为不孕,月经失调。当出现大量游离积液时,下腹部叩诊呈移动性浊音。

⒈游离性积液在子宫周围及髂窝等部位可出现不同深度的无回声区。有时透声差,可见密集点状、絮状等回声或高回声漂浮。粗细不均条状高回声或强回声粘连于子宫与卵巢之间,或子宫与盆腔之间,呈“琴弦样”、“网格样”。如分隔较多时,可呈“多房样”或“蜂窝状”。

图示子宫周围见片状无回声区

图示盆腔内见片状无回声区,内见带状高回声分隔;

图示分隔处见点状及条状彩色血流信号(箭头)

图示盆腔无回声区内见“琴弦样”带状强回声及高回声(箭头)连接在双侧卵巢之间

⒉包裹性积液超声表现为子宫周围可见单个或多个局限性无回声区,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壁较厚。无回声内透声差,可见密集点状、絮状等回声或高回声漂浮,有时可见带条状高回声分隔。CDFI:彩色血流信号不丰富,边缘或分隔处有时可见少许彩色血流信号。

图示盆腔包裹性无回声区,内见带状高回声(箭头),透声差,内见密集点状高回声

图示盆腔包裹性无回声区,内见多个条带高回声及片状高回声,透声欠佳;

图示边缘见条状彩色血流信号

⒊盆腔脓肿大多位于直肠子宫陷凹。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混合性回声团块,大小不等,大者可达10cm以上。壁厚薄不均,内回声杂乱,可有分隔,与相邻器官分界不清。如脓液粘稠,可呈实质性回声。脓肿内彩色血流信号不丰富。超声造影见脓肿壁及其分隔可有增强。

患者女,18岁,下腹疼痛一周。

图示盆腔内巨大混合性回声团块(箭头),内回声杂乱;

图示团块内可见点状等回声,呈分层现象;

图示团块内见条状彩色血流信号;

图示团块内血流测得动脉频谱;

图示超声造影团块壁及分隔可见增强(箭头)

对于结核性盆腔积液或盆腔脓肿,超声引导穿刺抽液与置管引流现已成为诊断和治疗此类病变的重要手段。

抽液及置管引流术是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能够寻找最佳进针路径,进行抽吸、注药等操作,避免损伤子宫、卵巢等盆腔脏器及大血管。包裹性积液或积脓时,可从壁较薄的部位进针,随时根据积液量的变化调节针尖位置。盆腔积液量较多时亦可经腹壁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

抽液结束后,可注入异烟肼及地塞米松等药物,有助于缓解盆腔组织的粘连,使组织中毛细血管、淋巴管通畅,提高病变局部药物浓度,加速盆腔积液吸收,使病灶缩小,甚至消失,成为结核性盆腔积液的有效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缩短病程。

图示盆腔内见一混合回声团块,超声造影团块内未见造影剂灌注,呈无增强;

图示经腹壁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箭头示针尖);

图示抽出黄色脓液,经培养证实为结核性脓肿

图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盆腔积液穿刺抽液(箭头示针尖);

图示穿刺抽液(箭头示针尖)后盆腔积液明显减少;

图示抽出无色液体,经培养证实为结核性盆腔积液

图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腹盆腔积液穿刺抽液(箭头示穿刺针针尖);

图示抽液过程中穿刺针针尖(箭头)始终位于盆腔积液内;

图示抽出黄色血性脓液,经培养证实为结核性盆腔积液

转发给更多小伙伴,大家一起来学习

更多精彩请







































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mqylm.com/gznzhl/7928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