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临床练习汇总
2018-6-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1.最有助于诊断肠结核的病理改变是
A.粘膜弥漫性炎症
B.节段性炎症
C.匍行沟槽样溃疡
D.干酪性肉芽肿
E.非干酪性肉芽肿
D。粘膜弥漫性炎症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节段性炎症、沟槽样或裂隙样纵行溃疡可深达肌层,粘膜隆起呈铺路卵石状、非干酪性肉芽肿是克罗恩病的特点。干酪性肉芽肿是结核病的特点。
2.女,26岁。右下腹痛,腹泻三个月,伴低热,结肠镜检查在回盲部见环形溃疡。X线钡剂结肠造影可见回盲部“跳跃征”。最可能诊断的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肠淋巴瘤
C.肠结核
D.克罗恩病
E.阿米巴肠病
C。女性患者低热,右下腹痛,腹泻,回盲部环形溃疡,X线钡剂“跳跃征”考虑肠结核。
3.男,35岁。腹泻,腹痛伴低热、乏力、盗汗2个月。查体: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压痛(+),边界不清。结肠镜发现回盲部环形溃疡。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结肠癌
C.克罗恩病
D.肠结核
E.阿米巴肠病
D。患者有腹泻,腹痛伴低热、乏力、盗汗结核中毒症状,查体右下腹可触及包块,压痛(+),边界不清。结肠镜提示回盲部环形溃疡。考虑为肠结核。
4.男,23岁。排便次数增多1个月。大便带血,直肠指诊于直肠壁触及柔软光滑有蒂包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栓性外痔
B.肛周脓肿
C.直肠息肉
D.肛窦炎
E.直肠癌
C。青年患者,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直肠指诊于直肠壁触及柔软光滑有蒂包块,考虑为直肠息肉。
5典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粪便特点是
A.白陶土样便
B.含泡沫粪样便
C.黏液脓血便
D.脂肪泻
E.大量水样便
C
典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的特点是黏液脓血便。
6.符合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点是
A.与食物无明显关系
B.症状多进行性加重
C.可伴有精神心理障碍
D.常见于明显的体重下降
E.多发生于老年男性
C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患者以中青年居多,老年人初次发病者少见,男女比例约1:2。临床表现包括:①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疼痛性质多样,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排便或排气后缓解。极少有睡眠中痛醒者。②腹泻:每日3~5次,严重者可达十数次。多呈稀水状或稀糊状,带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无脓血。部分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③便秘:粪便干结呈羊粪样或球状,可带较多粘液。便次少,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明显。④其他消化道症状:腹胀病人通常有腹胀或肠胃胀气的感觉。⑤全身症状:相当部分病人有失眠、抑郁、焦虑、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由选项可知,只有C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7男,35岁。间断腹痛、腹泻2年,受凉后加重,大便2-4次/日,多为不成形便,时带粘液,排便后腹痛可缓解,体重无明显变化,平素少量饮酒,结肠镜检查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酒精性肝硬化
B.慢性胰腺炎
C.功能性消化不良
D.肠易激综合征
E.肠道病毒感染
D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临床表现:1.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疼痛性质多样,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2.腹泻:每日3~5次,严重者可达十数次。多呈稀水状或稀糊状,带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无脓血。部分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3.便秘:粪便干结呈羊粪样或球状,可带较多粘液。便次少,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明显。4.其他消化道症状:腹胀病人通常有腹胀或肠胃胀气的感觉。5.全身症状:相当部分病人有失眠、抑郁、焦虑、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根据患者腹痛、腹泻2年,排便后腹痛可缓解,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故选D。
8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首要病理生理改变是
A.呼吸衰竭
B.休克
C.体液丧失
D.感染
E.毒素中毒
C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以上肠蠕动增加,肠腔内因气体和液体的积聚而膨胀。肠腔压力不断升高,可使肠壁静脉回流手阻,肠壁充血水肿,液体外渗。故首要的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体液丧失。
9男,70岁,腹部绞痛版腹胀4小时,无呕吐,下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见直肠上段钡剂受阻,钡影尖端呈“鸟嘴”形,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套叠
B.乙状结肠癌
C.乙状结肠扭转
D.直肠癌
E.小肠扭转
C
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乙状结肠冗长、有便秘的老年人,以往可有多次腹痛发作经排气、排便后缓解的病史。病人有腹部持续胀痛,左腹部明显膨胀。腹部压痛及肌紧张不明显。腹部X线平片显示马蹄状巨大的双腔空气肠袢,圆顶向上;立位可见两个液平面。钡剂灌肠X线检查见扭转钡剂受阻,钡餐尖端呈“鸟嘴”状。根据患者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最可能的诊断为乙状结肠扭转。
10.女,31岁。腹泻、便秘交替出现4个月,大便多为糊状,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伴低热、乏力、盗汗。查体:轻度贫血貌,右下腹有轻压痛。粪常规(-)。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易激综合征
B.结肠癌
C.溃疡性结肠炎
D.肠阿米巴病
E.肠结核
E
患者女性,有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腹泻、便秘交替4个月,右下腹有压痛,最有可能的诊断为肠结核。肠结核的临床表现:中青年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①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体检常有腹部压痛,多在右下腹。②大便习惯改变:溃疡型以腹泻为主,每日2~4次,重者可达10余次。粪便呈糊样,不含黏液或脓血,不伴里急后重。重者含少量黏液、脓液,但便血少见。亦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增生型肠结核以便秘为主。③腹部肿块:多位于右下腹,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溃疡型肠结核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出现腹部肿块。④全身症状及肠外结核表现: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表现为午后低热、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患者倦怠、消瘦、苍白,随病程发展而出现维生素缺乏、脂肪肝、营养不良性水肿等表现。
11.直肠指检能够发现的直肠癌约占总数的
A.40%~49%
B.50%~59%
C.60%~69%
D.70%~79%
E.80%~89%
D。直肠指检能够发现的直肠癌占总数的70%~79%。记忆题。
病例摘要
女孩,10个月。发热伴腹泻3天,于年1月12日就诊。
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8℃~38.6℃,伴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量较多,无黏液及脓血便,每天大便5~6次。病初呕吐1次,无流涕、咳嗽。服用止泻药效果不佳。发病以来精神稍差,食欲下降,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母乳喂养,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否认药物过敏史,按计划预防接种。
查体:T38.2°C,P次/分,R39次/分,BP85/55mmHg,体重8.5kg,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稍差,皮肤弹性差,无皮疹,前囟1.0cm×1.0cm,凹陷。眼窝凹陷,哭时泪少。口唇干燥无发绀,咽部略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率次/分,律齐,心音有力,为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颈无抵抗,病理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g/L,WBC4.5×/L,N0.28,L0.72,Plt×/L。粪常规未见白细胞。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将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及以上诊断,应分别列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列者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时间:15分钟
评分标准
总分22分
一、初步诊断
5分
腹泻病(轮状病毒肠炎)(仅答“腹泻病”得2分)
3分
中度脱水(仅答“脱水”得1分)
2分
二、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错误,诊断依据不得分)
6分
1.婴儿,冬季急性起病。
1分
2.发热伴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无脓血便。
1分
3.皮肤弹性差,眼窝和前囟凹陷。
1分
4.尿量减少,哭时泪少。
1分
5.血常规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为主。
1分
6.粪常规未见白细胞。
1分
三、鉴别诊断
4分
1.细菌性腹泻
1分
2.生理性腹泻
1分
3.乳糖酶缺乏或过敏性腹泻
1分
4.坏死性肠炎
1分
四、进一步检查
3分
1.血清电解质。
1分
2.动脉血气分析或HCO3-。
1分
3.粪病原学检查。
1分
五、治疗原则
4分
1.饮食疗法。
1分
2.补液(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治疗。
1.5分
3.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
0.5分
4.肠黏膜保护剂。
0.5分
5.补锌治疗。
0.5分
年技能面授-基本操作,内部上课PPT课件完整版,免费赠送啦!
大家保存图片+文字,转发到朋友圈、学习群添加老师治疗白癜风什么方法好白癜风好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