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培之路ICU

2020-9-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夏季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27655.html

入科之前,受电视剧影响,ICU急救命悬一线病人时,大门密闭,门前家属呼天抢地的场面,让我对ICU充满了恐惧。甚至还在入科前在内心反复演练着安慰患者家属的牵强话语。1号早上入科,下了电梯,电梯口的两排凳子坐满了病人家属。电梯对面是楼梯,楼梯口的两边是两排小床,紧挨着电梯边那两排长凳,躺着和坐着的都是患者家属,内心的凝重又多了一重。ICU是院内急救的力量担当,入科的都是重症,死亡率极高,救活了是奇迹,救不活也属正常,特别是对于脑梗、脑出血等一些处于植物状态的重患,能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控制疾病不再恶化就已经是很好了。

老师说,ICU的一个病人都足以学习上一个月,从11月1号入科到现在,整整一个月,却总有一种什么都没学到,什么都没学会的感觉,好多不会的操作,好多不懂的知识,一个月确实不够。

死亡率高是科室的特点,而不得不提的是我所经历的一个成功的案例。张大娘,53岁,本是肛肠科的一名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首发于肛周脓肿(怀疑坏死性筋膜炎),经手术切开后确诊为坏死性筋膜炎,从3号做完手术4号就直接进了ICU,除却一些老年人的基础病(高血压、间质性肺炎等),由本病引发的ARDS才最凶险的,重症昏迷,插管下呼吸机,多次请吉大和本院的专家会诊,期间也真真地让我看到了科室老师对于知识的敬仰。我不记得是何时请的吉大专家会诊,只是记得,是个上午吴老师提醒我和搭档,下午一点会请吉大专家会诊,让我俩早点过去。下午吃过饭我俩就屁颠颠去了科室,到的时候,专家已经在看病人了,口罩,消毒凝胶,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备好(给专家),看完病人回到办公室,纸巾和水已经递了上来,而且专家所说的他都仔细记下,吴老师是主任医,除了主任,他算得上是资历最老的医生,本该是小医生做的事,他全做了,从他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他对知识的敬仰和对临床医学的孜孜以求。从那开始,我对这个老师更加钦佩。张大娘的病情很严重,除了这要命的,还有间质性肺炎,高血压等复合性疾病,躺在床上一直到15号,才拔除呼吸机。本以为已经安然度过危险期,然而,拔除呼吸机后,胡言乱语,谵妄,大吵大闹不断。夜间,护士要上镇静剂,她吵嚷着拒绝,还舞动着被绑的双手说,有人要害她。声音大的都让大家担心把会隔壁床植物状态的李大伯吵醒。起初,老师让我和搭档一起去安抚安抚,我们太害怕了,后来吴老师直接上前安抚,刚去管不久,加之之前的大喊大叫已经消耗不少体力,张大娘用微弱又胆怯的声音对着吴老师的耳朵说,“我想回家。”说话间,委屈得像个孩子。站在老师边上的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眼泪就流了下来。后来张大娘病情稳定转科后我们回访她时,她告诉我们那天晚上说胡话的时候心里明白,就是害怕,她就只认识吴老师,老师的安抚对她来说便是定心丸。后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病情稳定了,顺利出了科,我们又回访了几次,张大娘的病情越来越好,躺在病床上有说有笑,她的儿子和爱人不离左右。看得出来,她和家人是真的开心。

而相对于张大娘,脑出血的李大爷就没那么幸运了,我刚入科的时候,他已经在了,我出科的时候转院了,并不是因为治愈了,而是转入他院继续进行ICU治疗。老师告诉我,他的头部多次做过手术,已经宣布脑死亡,目前是植物状态,转院的原因是还要再次进行头部手术。我有些害怕,每次经过他的床都小心翼翼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护士帮他排痰的时候,他反射性地半起身,每次我都不敢靠近,隔着玻璃窗,看着李大爷每次机械地跃起又跌落。第一次靠近时老师给他做体格检查,当时做的是角膜反射,他的眼球反射性地动了,我差点就大叫出来,内心早已狂舞,我以为这是他要苏醒了,马上呼叫老师查看,老师摇摇头,原来这只是生理反射。

在ICU最可怕的就是遇到传染病,因为这里都是全面金属密闭的房间,一旦发现传染源,所有的病人和医护都在所难免,然,就这一个月就遇上了传染病病人,而且,是艾滋病。他,是个年轻男子,因为前一天晚上肛周脓肿诱发的感染性休克,被同事送到ICU的,所幸,抢救成功。第二天检验科刚出检验结果就马上打来电话告知了病情,被告知病情的医护站立的位置都比原来更远了一点,我远远地看着他,他眼里充满了恐惧,死死地把着床边上的栏杆,警惕地环顾四周,就像是一只受伤、受惊的小鹿。对于传染病,除了本能地后退,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保护其他病人和自身安危。得知消息后,我们紧急地给控感办打了电话,控感办的主任来了。我们全程跟随,主任全程都是用最低的声音和他交流的,有几次仿佛是忘记了似的还用手安抚了这位艾滋病患者。在来之前已经为他联系好了可以接医院供他选择。我仔细地记录着他和病患的谈话记录,除了态度,我觉得这些也是我该学习的瑰宝。出门后,我看到了患者父亲坐在门口心急如焚,他头上的黑发不多了,哽咽着似乎在和旁边儿子的同事说着什么。身在ICU的日子不是大喜就是大悲,极强的心理承受力是你必备的能力。

整整一个月,我感觉到了住培期间前所未有的冲击,病患平静的面容,只有起伏的腹部才能让你感觉到一丝丝生命的气息。肺部检查时不小心触摸到病人有些发凉的胸骨,下意识地扶了扶压在病人腋下的床单。尽管室内温度高的如同夏天。对于ICU这些重患,除了初入医坛的恐惧,还有几分对垂暮老人的一种悲凉。

斜下山坡的夕阳,慢慢地被林立的高楼淹没,或许明日它照常升起,又或许明日是场阴雨霏霏的失落。

南颜

/11/29

感恩有你,谢谢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mqylm.com/gznzhl/7931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