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传统企业进化为C2M产业互联网生态
2023-9-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拿下产业互联网千峰奖,酷特智能到底凭什么?
这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何其能前瞻性预测到未来的巨大风口并顺应转型而且成功?其C2M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模式具体是怎样的?如今的酷特智能能为行业和其他企业带来哪些新的价值贡献?未来其要打造一个怎样的C2M定制品牌,构建一个怎样的C2M产业互联网生态?通过解析酷特智能,为各行业企业转型产业互联网,提供可参考方法论。
为什么酷特智能可以完成智能化转型?
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整理
酷特智能的前身是创立于年的青岛红领集团,上世纪九十年代,请明星代言、为奥运健儿定制出场服等做法,让红领集团烙上了时尚和创新的印记,一路高速发展。然而随后行业供给的变化,红领集团频频苦于库存压力,毛利润不断下降。
如何解决传统制造业库存积压的通病,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红领集团创始人张代理,在其女儿、刚刚从父亲手中接任酷特智能董事长的张蕴蓝描述中,父亲张代理很羡慕意大利的那些传统高端定制品牌,没有库存积压问题,利润率又高。然而这种高端定制很难实现工业化量产,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会降低效率,所以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然而从年开始,一个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型的想法在红领一把手张代理脑海里不断酝酿、发酵。在媒体采访中,张蕴蓝描述,在现实众人的反对声中,父亲张代理不仅没有将这一想法抛之脑后,反而更加坚定地认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未来的风口和希望。之后,他找回在外企工作的自己帮忙,一起探索如何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对管理进行改革,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
全面转型的先决条件是高层和所有员工思维的转型。据张蕴蓝介绍,为了让公司员工真正改变观念,更好地执行既定战略,完成内部改造。张代理开始以餐会友,每天约公司中高层管理者一起吃早饭,灌输他的改革理念。结果早餐会吃了半年,7个管理者跑了6个,最后只留下1个人。
在高层和员工转型思维统一后,年,酷特智能正式成立,从年开始,酷特智能开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此后十多年投入数亿元改造生产线。
13年来,酷特智能以人工厂为实验室,投入数亿元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通过专注实践互联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C2M商业模式,酷特智能不仅实现了经营收入连续七年高速增长,而且与转型前的传统模式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25%,成本下降了50%以上,利润增长了20%以上,完成了从传统的成衣工厂到数据驱动生产全流程,以工业化手段、效率及成本制造个性化产品的智能工厂的转型。
目前,酷特智能工厂已经实现了在线量体、电脑打版、智能断料与裁剪、流水缝制和自动配套。酷特智能拥有自主研发的量体工具和量体方法专利,采用手机拍照智能量体,可在7秒内完成人体19个部位22项尺寸的数据自动采集,解决与生产系统自动智能化对接、转化的难题。
同时,采集的数据直接上传到生产端的版型数据库,会驱动系统内数据的同步变化,能够满足99.99%体型特征的定制,覆盖用户个性化设计需求,实现一人一版。
电脑生成版型后,智能终端将根据版型数据自动进行断料,面料经自动吊挂机被传送至智能裁床自动裁剪。裁剪好的衣片再次启程,被传送至生产线上的不同工位,进行流水缝制。最终,经过质检后的成衣将自动配套,被送往物流小哥手中,寄给客户。
机器设备还是原来的机器设备,工人还是原来的工人,技能还是原来的技能,但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化的升级改造后,整个工厂就可以像一台大型的3D打印机一样,大批量、快速、低成本地生产出个性化定制的产品,这就是酷特智能所呈现的工业4.0的效果。
为什么C2M模式核心要订单驱动?
事实上,酷特智能能够完成智能化改造,跟其始终围绕C2M个性化定制的业务模式分不开。在酷特智能的上市招股书中,其这样描述自己的C2M模式:公司的核心经营模式是由订单驱动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由订单驱动生产,是指企业先从客户处接受订单,再安排生产,以销定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即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以工业化方式大规模地生产出满足客户不同诉求(如尺寸、价位、面料、版型、风格、工艺等)的个性化定制产品。简单来说,酷特智能C2M模式就是C端消费者需求直达M端服装制造工厂,即先订后做卖了再做。这种模式使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供应和响应效率。
酷特智能通过独创的三点一线量体法可实现标准化、数据化量体;通过建立的版型、款式、工艺、BOM四大数据库,可以满足99.99%的人体个性化定制需求;通过面料、裁剪、缝制、熨烫、质检、仓库、发货等多个流程可实现智能化、高效化,从用户下单到工厂发货仅需7个工作日。
在酷特智能的服装定制工厂里,虽然流水线上生产着众多服装,但这些服装的款式、面料、风格、尺寸等细节各不相同,它们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电子磁卡身份证,里面记录了衣服的所有数据。而在每个工位的工人面前,都有一个小屏幕,这是一个显示终端,磁卡一刷,个性化定制的数据便会一目了然。正是通过这种数据驱动的方式,酷特智能打破了工业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悖论,实现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目标,真正做到了一人一版,一衣一款的个性化产品。
深度观察可以发现,传统的服装企业用流水线生产同质化产品,而酷特智能的核心技术是大数据,用数据来驱动流水线,制造个性化产品。酷特智能的工厂车间从表面看跟传统工厂没有区别,还是那些工人和设备,但最大的不同就是隐藏在各个环节过程中的数据流,数据流支撑了整个工厂的个性化定制。
图片来源于酷特智能上市招股书
也就是说,酷特智能的C2M模式核心在于C和M两端。C端,通过各类渠道和平台汇集用户的个性化订单数据,在M工厂端,从断料、裁剪、缝制、排产、制造等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而这其中的关键链接点,就是酷特智能花费近十年时间,经历了三破三立,搭建的用户在线自主设计、实时下单,个体直接面向制造商的C2M个性化定制平台,组成了可以自动匹配百万亿种款式的大数据库。
在酷特智能这个模式里,庞大的数据库就是模式的生命线,其驱动着平台流水线,制造个性化产品,最终完成数据驱动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落地实践。
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C2M生产模式下,酷特智能形成了包括个性化定制ODM、个性化定制OBM、个性化定制职业装三种销售模式。对于境内外的B端客户,公司以贴牌方式进行生产;对于境内的C端客户以及职业装团体订单客户,公司以自有品牌进行生产销售。
图片来源于酷特智能上市招股书
作为国内服饰行业最早探索C2M规模化智能定制的企业,酷特智能已成为大多数企业转型参考和学习的对象,而其所倡导的C2M智能化定制模式也成为目前服饰行业转型的热门方向,因为C2M产业互联网模式,对客户而言,由于去除了渠道商、代理商等中间环节,他们不仅可以得到更高性价比的定制产品和服务,而且也无需再分摊企业成本,获利更多。对企业而言,客户先付款,企业后生产的模式,使得企业生产的每一件服装都已提前销售,一下解决了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库存问题,没有资金和货品积压,运营简单,风险更低。
事实上,目前除了酷特智能,已有包括雅戈尔、报喜鸟、乔治白、大杨创世、希努尔等老牌服饰上市公司都已在探索C2M,然而跟上述企业相比,酷特智能已经完全转型为C2M定制化业务,而且其产品交付期限最短。
图片来源于酷特智能招股书
为什么还要在范式上持续创新?
中国的制造业不缺机器设备,也不缺工人,工人也不缺技能,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把工业大数据真正应用好,那么传统企业不需要巨大迭代,就能实现升级改造,实现3D打印的效果。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张蕴蓝如此表示。
年,酷特智能把C2M确定为企业发展战略,与此同时,一个输出方法,赋能其他制造商的宏大想法破土而出。于是,酷特智能将转型经验总结成一套转型创新解决方案——SDE数据工程,并对外输出,帮助更多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零库存、高利润、低成本、高周转的运营能力。
如今,酷特智能已经是全球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供应商,帮助全国纺织服装、机械、装备、仪器、设备等30个行业近家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咨询、辅导和工程改造,助力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图片来源酷特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