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时穿刺针可不拔出
2015-3-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操作大致与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相同,但切口须偏向肛门后外侧,距肛门缘2.5cm前后方向切开
2.全麻病人术前6小时禁食
3.引流条于术后2~3日开始逐步取出;如脓腔深而大,引流脓液又多时,放置时间可稍长通常可于术后1周左右完全取出拔除引流后,用1∶5000高锰酸钾热水坐浴,每日2~3次(包括大便后的1次)
(一)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手术步骤]
[麻醉]
在有波动的部位,作一前后直切口或略呈弧形切口切口尽可能靠近肛门,但又至少离肛门2.5cm,以免损伤肛门括约肌切开皮肤后,用止血钳钝性分入脓腔,将脓液排出伸入示指,探查脓腔范围,分开脓腔中纤维间隔,根据脓肿范围,向前后方向扩大切口坐骨直肠间隙能容纳60~90ml脓液,如术中排出脓液超过90ml时,应考虑已与对侧坐骨直肠间隙或其上方的骨盆直肠间隙相通,确诊后须分别引流修剪凸出的伤口边缘止血后放入凡士林纱布条引流
(二)直肠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位于表浅的脓肿,容易出现波动直肠粘膜下脓肿,通过肛门指诊或直肠镜也易发现但在肛提肌以上的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如未穿入浅层,则不可能发现波动,病侧臀部仅可见皮肤变红、水肿、具有硬结,必须依靠穿刺,抽得脓液,才能确诊直肠肛门周围脓肿一经形成,不易自行吸收,即使自行破溃,引流也不通畅故一旦确诊,即应切开引流,切勿等待波动出现后才作切开,使更多组织受到不必要的感染后坏死
根据脓肿部位和范围,可选用局麻、鞍麻(或腰麻);小儿或精神过度紧张的病人可用全麻
4.换药时,注意避免桥形愈合,务必使伤口内肉芽从底部向外逐渐填满,以免形成瘘管
(五)直肠后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1.卧床休息,并用抗生素,至全身症状消退后为止
截石位或侧卧位在肛周脓肿处作放射形切口,长度与脓腔大小相当切开皮肤后,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进入脓腔,排出脓液然后,用手指伸入脓腔探测大小,并将脓腔中纤维间隔分开(如肛门外括约肌皮下组有碍引流时,可将其切断,但勿损伤其深层)按需要扩大切口后,将切口边缘皮肤剪去少许,使引流通畅最后清除腔内坏死组织,脓腔内置凡士林纱布引流
1.波动不明显的深部脓肿切开前,必须再次穿刺抽脓,以便了解脓腔方位和深度必要时穿刺针可不拔出,直接沿针头刺入部位切开,并用止血钳顺针头方向及深度插入脓肿
[适应证]
(三)坐骨直肠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2.宜进低渣饮食,并服用液体石蜡或其他缓泻药,保持大便通畅当止血钳插入坐骨直肠间隙后,用左手示指插入直肠,引导止血钳向深处探入当止血钳抵达肛提肌时,可感到肌力,用钳尖穿过肛提肌后,继续插进1cm左右,即有脓液流出再张开止血钳,扩大肛提肌上的引流口待脓液排尽后,切除创缘两侧凸出边缘,在脓腔内置一香烟引流
脓肿位于直肠上部者,不必麻醉;脓肿靠近齿线者,因痛觉敏感,宜用局麻或鞍麻插入肛门拉钩,发现脓肿后,在脓肿隆起处用尖刃刀刺破粘膜,排尽脓液再用止血钳纵行钝性扩大切口(与脓腔大小相等),清除坏死组织,不放引流
3.皮肤准备可于麻醉后进行,以减少疼痛
2.手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腔内纤维间隔时,不能使用暴力,以免误将神经、血管当作纤维间隔撕断,发生出血,引起感染扩散,甚至发生败血症等并发症
得了肛周脓肿应该如何治疗?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常位于肛门周围皮下部,一般不大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行走不便,坐卧不安,全身感染症状不显治疗肛周脓肿需要局部检查:肛旁皮肤有明显红肿,局部皮肤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伴硬结和触痛,可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穿刺证实如不及时切开,常自行破溃,形成低位肛瘘感染也可向上穿透肛周筋膜,扩散至坐骨直肠窝,早期有时误诊为血栓性外痔,但后者边界清楚,周围皮肤无炎性反应
为了避免日后形成瘘管,切开脓肿后,应寻找发炎的隐窝(即内口),将其与切口之间的组织切开,通畅引流如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以上者,则不切开,以分期手术为宜,可用丝线穿过内口待2~3周后瘘管形成时再行切开
1.不需特殊准备
在肛门后外侧切开后,用手指在直肠内引导,用止血钳向后、内方分离,进入脓腔,排出脓液分开止血钳扩大引流口后,置香烟引流
[肛周脓肿术前准备]
(四)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术后处理]
[术中注意事项]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