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大讲堂系列二肛肠科术后三期换药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肛肠科术后换药技术操作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伤口恢复的速度。

1、创伤的修复生理:

肛肠手术切口属Ⅱ类切口,创面呈开放性生长,伤口修复分三个阶段:

炎症期、纤维增殖期、上皮覆盖期。全程约11—30天。

1.1炎症期:此期为术后第3-5天,伤口以炎性渗出为主。此期的换药原则是清洁伤口,去除异物和脓液,使伤口引流通畅,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分泌物的刺激。原则上以水剂为主(生理盐水、双氧水)用水纱条覆盖创面为主,起到清洁、渗透、消炎等作用。

1.2纤维增生期:术后5-20天,换药应以油膏类药物覆盖,也可以加一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药物,尽量少使用消毒剂,影响肉芽组织生长,注意观察肉芽组织的生长,如果生长过度还要剪去高出皮肤的部分。

1.3上皮覆盖期:为术后8-25天,换药原则减少创面刺激,保护上皮组织的生长,并防止肉芽组织的生长。

2、换药的操作要点:

(1)引导患者,解除心理包袱,从而配合好医师的换药工作。

(2)伤口的清洗,一般情况不需清洗,但对于肛周脓肿等创口,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多者应清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自上而下,先里后外的清洗伤口,清除脓性分泌物,减少伤口表面的细菌及药物的持续消炎作用。

(3)对伤口的观察与处理,换药时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适时采取措施解除妨碍伤口生长的因素,消除腐败组织,对深大伤口。每天注意要换药通畅,引流条要引流至底部,防止假性愈合及桥形愈合,对水肿的肉芽组织可以用高渗盐水湿敷和抗菌药物水纱条湿敷,对肉芽组织颜色不好者可以用京万红、湿润烧伤膏等。

3.换药的注意事项:

(1)引导患者,使其配合换药,杜绝猛擦、猛捅、猛塞,这样会加重伤势使伤口经久不愈。

(2)换药要充分暴露创面,顺应肛门舒缩规律探入,动作轻柔,使药物到达创面。

(3)填充物到达创底应自然填入,不松不紧。

(4)清洁创口动作轻柔,不能猛擦,这样会损伤新生组织,增加患者的恐惧,大刺激还使肉芽组织增生。

4.换药分病:

(1)痔术后换药,较宽大的放射形切口应将引流条放置到切口底部,以使切口逐步愈合,可以避免肛门狭窄,创口缝线或痔结扎线,在术后前五天应避免脱落,保持大便通畅,以避免发生出血或创面不愈合,观察创面肉芽,如果出现高于皮肤边缘时。应及时剪除,并停止油膏类外用药,改为水溶液纱条。

(2)脓肿、肛瘘术后换药,脓肿术后脓腔坏死组织多,分泌物多,消毒时应尽量剔除腐烂组织,脓血等,根据脓性分泌物多少可用庆大霉素、甲硝唑等盐水溶液冲洗,无明显分泌物时,可单纯应用玉红油纱条。肛瘘术后应注意瘢痕组织是否遗留。如果遗留过多,肉芽组织生长困难,需再次清除瘢痕或在瘢痕组织上作多个切口,深至瘢痕下,以利肉芽组织长出,保留括约肌或括约肌挂线的创面应注意保护括约肌及内口间的清洁处理,括约肌挂线者应在术后10天左右及时拉紧,或者可以剪断剩余的括约肌并拆除挂线。

(3)肛裂术后换药,肛裂术后创面多为纵行,换药时各创口均要压迫纱条,并且一定要拉紧,紧至创口底,术后第七天开始扩肛,一周后平均每周扩肛1-2次,以肛门正中为中心,也以此为重点,均匀发力,至四指出入自如为最好,肛裂术后创面自基底愈合是不狭窄、不复发的关键。

肛肠科术后换药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作用重大,高质量的换药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尽快为患者解除病情。

医院肛肠科

-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北京白癜风防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mqylm.com/gznzyf/7924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