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那事儿nbspnbsp
2016-11-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我蜷缩在沙发里,心不在焉的盯着电视,心里在想,终于要结束这无比痛苦的对抗了,五夜四天没怎么休息,想想都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即便是小小的感冒,也必然要走完这个程序。这几天,我家阿昱小朋友重感冒了,症状主要表现在咳嗽。不分昼夜的咳了两天,同时还伴有发烧,没有任何食欲;然后不再发烧,咳嗽逐渐减轻;之后状态越来越好;今天,第四天,基本痊愈,他主动吃了很多东西。很多认识我们的朋友,都认为我家阿昱小朋友身体强壮,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了也不用输液,自愈能力极强。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玄,阿昱小朋友并不是那么强壮,感冒也是常有的事,他自愈能力没那么强,每次生病都要对症吃点药,但3年半来确实从没有打针、输液过。
阿昱小朋友在众人眼里的“强壮”形像,得益于负责的医生和他崇尚科学育儿的父母。
谁都不是天生的父母,更不是天生的好父母,在育儿的路上,有高高低低的险坑,时不时的坑里还有钉,你怎么办?怎么才能不深陷其中?怎么样才能在跌进坑里之后拍拍身上的尘土更无畏,更大胆,更有主见的向前走,在遭遇下一个险坑之时,有谱有胆有识的去面对?
你需要遇见有仁心仁术的医生,你需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快速进步。育儿路上的险坑,就是一场一场的考试,医生是老师,你也要有自学的能力,每一次考试成绩,便是孩子的健康状况和诊疗感受。如果顺利康复,诊疗过程没有不必要的痛苦,那考试成绩便是优秀。
*阿昱第一次生病是因为婴儿肛周脓肿,3个月左右大的时候,医院是北京儿研所,普通门诊。儿科医生看过情况之后说,这个脓肿现在就要切除,你先去交钱,然后去隔壁治疗室就可以了。看我满脸焦虑疑惑,她便解释道,这个脓肿现在很小,只要一分钟就能切除,这样你就只需要支付几十元包扎治疗费,而不是几百元的小手术的费用,关键是孩子不受罪,也就当时痛一会,创面小,不需要打消炎针吃消炎药什么的,一天两次碘伏,尤其是便便之后要保持干爽清洁。治疗室有个护士问我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又聊了两句别的,就在我回应她的档口,听见孩子大哭,我急忙回头问,怎么了,昱爸说,没事,拔完了。我说,怎么这么快,我都没看见,刚才和我聊天的那个护士说,和你聊天就是为了不让你看见啊,这场面新妈妈受不了。不到十秒钟的操作,还有人文关怀。之后,一个多星期的悉心照顾,小伤口愈合,从未复发。在妈妈网上见过很多妈妈咨询、讨论过个婴儿肛周脓肿的问题,我曾经总结,不幸的大体分3类:
傻爹笨妈型:一经发现,宝宝的病情就已经很严重了,脓肿创面很大了,充分说明孩子养的不精心。黑心图财型:父母确实很早就发现了,病情不严重,但为了多营利,医生便对家长说,这个脓疖子要长大了、长熟了才好处理,过几天再来吧。几天之后严重了,需要小手术了,操作费用涨了很多倍,后续还要消炎药和消炎针剂。有“良心”但图财医生型:父母很早期就发现了,病情不严重,但医生觉得“治疗费”不够塞牙缝,所以将治疗费与小手术费等同,但是还是按照“治疗”手段操作
*阿昱6个月的时候第一次发烧到39度5,伴咳嗽,那是第一次,吓坏了我们,连夜跑到协和夜间急诊,大夫看过后问我们自己是否有发烧药,我报了药名后,他说,这药很对症,也很好,发烧的时候吃上就可以了,回家观察3天,如果3天后还是反复发烧再到门诊复诊。花费:夜间挂号,6元。结果,不到两天,不再发烧,咳嗽基本消失。*阿昱一岁的时候同时遭遇了重感冒和严重过敏,发烧鼻塞咳嗽再加上从头到脚因过敏而起的一片一片的红疹子,看上去无比凄惨可怜。医院国际部儿科,经检查,医生只给了雾化咳嗽药,抗敏药,然后叮嘱家长,孩子没事,家里有退烧药,发烧的时候就吃点,注意多休息就好,一个星期后如果觉得恢复的不理想再复诊。
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在医生的指导帮助下,阿昱小朋友走上了众人眼里的“强壮”之路。作为新手父母,无论多么努力的研究育儿知识,在自己怀里那个婴孩烧得浑身滚烫的时候,都会非常迷茫无助,需要的,是正确医疗指导,而不是成功谁的赚钱良机,或是庸医的实验品。所以,新手上路,儿科医生们,请多多关照。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
昨天和朋友聊天,她说的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她说:你医院吗?
她说:我弟弟朋友的孩子,感冒发烧了,去医院医生给做了灌肠退热,之后输液,之后,几个月大的孩子就没能再回家,去世了。灌肠退热,在当地很流行。
她说:你以前在北京生活,那的医生确实要比小城市的医生更为病患着想。我的回应依次是:
我确定目前阿昱不需要去看医生。(这要感谢以前的医生们给我的信心,他们让我懂得,孩子生病,首先大人要无比镇定,然后不断不中学习经验。)阿昱输液都没有过,所以,灌肠退热这方法我没有听过。(后来经查阅得知,灌肠,即通过直肠给药的方式可加速药效,但一般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采取这种治疗方式,不能多次反复用这种方式退烧,灌肠,并不是所谓的新的退烧方法,并不是小朋友们一发烧就齐齐的都跑去灌肠。Sning没有资历去讨论这种方式的好处和副作用,只是觉得,育儿的道路漫长,如果一发烧就采取这种“最快”的方式,那下一次,下一次,再下一次怎么办?)感谢我在育儿的路上遇到了良医,帮助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免去不必要的痛苦,给我们最切实可行的方案。(说句可能不太恰当的大实话,如果,你医院的医生更有谱,那是不是,不在大城市生活的父母更应该努力学习育儿知识呢?至少,兵来时,不至于手无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