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的诊断及分类

2016-8-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肛周脓肿的诊断及分类

(1)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尤以青壮年为主。先感到肛门周围有1肿块,轻微疼痛,或感肛内刺痛或坠胀作痛,继则疼痛加重,肛门周围肿块增大,红肿触痛,质较硬,伴随不同程度的发热,疲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症状。常常一周左右局部可构成脓肿,脓肿构成后局部可有波动感。如自行溃破或切开后可流出黄白色脓液,尔后疼痛可逐步减缓或消失,体温下落。其他症状亦随之减缓。

由于脓肿的部位和深浅不同,症状也有差异。如肛提肌以上的间隙脓肿,位置深隐,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轻,肛提肌以下的间隙脓肿,部位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而全身症状较轻。

1.肛门旁皮下脓肿

发生于肛门周围皮下组织内,最为常见。脓肿一般较小,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疼痛较重,多呈持续性或搏动性疼痛。肛旁有明显红肿,硬结,触痛。如已化脓则有波动感。如脓肿位于前侧可出现排尿困难。检查可见肛门一侧有1界限不明显的微红色崛起包块,触痛明显。

2.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发于肛门与坐骨结节之间,位于坐骨直肠间隙内,脓肿范围广而深。早期仅感肛门部不适或微痛、酸胀感。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高热、寒战、头痛,乏力,小便困难,食欲不振。继而局部症状加重。患处肛门一侧出现皮肤肿胀、发红、钝痛,脓肿构成后为跳痛。在排便,咳嗽,行走时疼痛加重,乃至坐卧不宁。触诊局部有硬结和明显压痛。肛门指诊患者坐骨直肠间隙所对应的肛管或直肠壁有压痛和波动感。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位于肛提肌以上,腹膜以下。多因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未及时手术引流,脓液向上穿透肛提肌而构成。也有直接由肛窦、肛腺炎症散布而构成。由于脓肿深隐,因此全身感染症状甚重,而肛门局部症状则不明显,常有会阴部沉重下坠感,有里急后重感,排便时加重,下腹部疼痛。由于脓肿部位深,自行破溃所需时间较长。指诊可在直肠壁上触及肿块隆起,有压痛及波动感。

4.直肠后间隙脓肿

排便不适是较早出现的症状。早期有恶寒发热,直肠内有明显坠胀感,肛门会阴部下坠及钝性疼痛并可放射至下肢。病变继续发展,全身症状可加重,在尾骨与肛门之间有明显深压痛。肛内指诊可在肛管后,肛管直肠环水平面以下触及局限性硬结或肿块,并可触及波动感。

5.直肠黏膜下脓肿

位于直肠黏膜与内括约肌之间的黏膜下间隙内。早期症状常有直肠部沉重或饱满感,排便或步行时疼痛明显。一般全身症状较明显,而肛门局部无明显症状,肛内指检在黏膜下可触及表浅之肿块,有压痛及波动感。

6.结核性肛周脓肿

常常起病缓慢,肿痛较轻,脓成溃破或切开后流出之脓液清稀或伴干酪样物,常伴随低热、盗汗、颧红、形体消瘦等症。

张新华医师手记∣一个









































辽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而购买论文者一旦被揭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mqylm.com/gznzyy/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