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告诉你为什么有些人无
2017-2-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不会吃辣,和四川妹子的约会、聚餐,真的要慎重考虑。
东南沿海出身,从小吃惯了海鲜,此时的我却对摆在面前的鱼头无法下嘴,因为它是剁椒的;对它边上的螃蟹也只能望洋兴叹,因为它是麻辣的。
「好美味呀!充满了我家乡的味道!依我看,辣椒和好多食材都是绝配哦,你也多尝点吧!」四川妹子吃进满满一口麻婆豆腐,吐字殷殷,呵气如兰。
我脸上的笑容僵硬着,咽下一口剁椒鱼头,然后佯装镇定地饮下大半杯酸梅汤。
辣椒本是舶来品
古代中国的四川,在巴蜀时期就形成了「尚滋味」、「好辛香」的调味传统,但用的只是因地制宜的花椒、生姜、茱萸等香料,推测那时的川菜,应该是「只麻不辣」的。
15世纪末,欧洲殖民者将原产于美洲的辣椒打包带回欧洲,明末清初,辣椒通过丝绸之路或途经马六甲海峡流入中国。天府之地的子民们与之相见恨晚,将长达15世纪的「梦里寻她」转化为一日三餐的「不见不散」。光绪以后,辣椒已成为川菜中最重要的佐料之一。
然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四川妹子所神往的「爽」却是我难言的「痛」。而事实上,「痛」,才是辣味的本来面目。
「无辣不欢」的秘密
我们味蕾能体会「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觉,其中并没有「辣」,辣椒的「辣」来自于其中的辣椒素,这是一种含有香草酰胺的生物碱,它给我们味蕾和消化道带来的「烧灼感」,本质上就是疼痛刺激。
当我们的味蕾和辣椒素亲密接触时,大脑会错误地认为我们「受伤了」,为了安慰「受伤的」身体,就会释放出一种叫「内啡肽」的激素,令我们缓解疼痛和感受欣快。
但久而久之,大脑迟早会发觉自己上当了:原来这些人在吃辣椒的时候并没有受伤嘛!接着它便会减少内啡肽的释放。
为了获得和原来相同的快感和爽劲,喜欢吃辣的人们就会增加辣椒的摄入量来「骗取」更多的内啡肽。这就是四川人「无辣不欢,越辣越欢」的秘密。
说白了,吃辣椒就是一场辣椒素和内啡肽的「拔河赛」,辣椒素战胜了内啡肽,便会真切地感到烧灼的痛,内啡肽战胜了辣椒素,便会殷切地感到由心的爽。
辣极也生悲
在无辣不欢的同时,也有人「辣」极生悲——不少人在辣椒的爽劲过去之后,感到肚子咕咕直叫,更有甚者会出现腹泻。
我们胃肠道中存在辣椒素受体,当辣椒素和辣椒素受体在胃肠道里「牵手」时,胃肠道的运动就会加快,还变得不规律;刺激强劲时,由不得让人要跑到厕所里「一泻为快」。由于便便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少了,水分的吸收也相应减少,大便也会变稀。
如此看来,辣椒素似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通便药」。但遗憾的是,辣椒素带来的这种「一泻为快」可不是享受,不少人在进食辣椒拉肚子的时候,也扎扎实实地忍受着肛门口的烧灼感。
这同样也是辣椒素从中作祟的后果,当辣椒素随粪便奔流而出时,还不忘与肛门口的辣椒素受体做最后的「吻别」,将热情转化为烧灼感传递给大脑。
对大部分人而言,辣椒素对人体感受器的作用就是这份「德性」,并不意味着肛门口皮肤真的受了伤,等这阵辣椒素的作用过后,烧灼感便「灰飞烟灭」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肠道蠕动加快和局部血管扩张,部分痔疮患者在大量进食辣椒后可能雪上加霜,导致痔疮出血,久而久之,甚至有人会发生肛周脓肿,还是少吃为好。
有意思的是,生活中特能吃辣的人,似乎也不容易发生腹泻和肛门烧灼感。这可能是因为长期辣刺激下,辣椒素的受体表达下调,这样,胃肠道和肛门口,辣椒素和受体的「热情相拥」少了,腹泻和排便烧灼的烦恼也消失殆尽。然而,这还仅仅是猜测,尚没有确定的证据。
其实,那天晚上,看着面前这位大口吞咽辣椒而面不改色的四川妹子,我一直强忍着没问出一个问题,毕竟,这种问题总归是上不了餐桌:吃辣虽「爽」,难道你不会腹泻吗?
作者:陈罡
来源:丁香医生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