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肛肠疾病
2018-2-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肛门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和整个人体的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彼此互相影响。
例如胃肠疾病中的慢性腹泻、肠炎、肝硬化腹水、大便干结等,都可引起痔疮、肛裂等肛门疾病。
因此,在治疗肛门疾病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原发病如肠炎、腹泻的治疗,仅单纯治疗痔、肛裂和肛瘘等肛门疾病,就不能取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对肛门疾病的防治应从整体出发,同时将整体与局部结合起来,在治疗肛门疾病的同时还要治疗全身疾病,如治疗肛裂必须治疗便秘,这一点非常重要。
平时要及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调节胃肠功能。
患有慢性肠炎和内痔时,必须将前者作为治疗重点,待症状(原发病)被控制或治愈后,再治疗痔疮,或二者同时治疗,效果更好。
平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以每日大便一次为宜,并且尽可能缩短排便时间,排便时做深呼吸运动,不要用力过大,每次排便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不要久忍大便,避免形成习惯性便秘,减少干硬的粪块对肛管直肠造成的冲击压迫和撕裂伤。
便秘患者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成分较多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韭菜、大白菜、菠菜、香蕉、苹果等。
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酒等,以减少对肛管直肠的刺激。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不饿肚。
要保持肛门清洁,有条件时,最好每晚睡前(或大便后)坐浴一次,以减少肛门部发炎和感染的机会。
患有肛周炎,要做及时而彻底的治疗,这对于避免肛裂和肛瘘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肛门直肠部位尽量少用油脂性软膏和挥发性较差的药液,以防止阻塞肛门腺和汗腺导管的开口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要长时间地坐在潮湿的地方。
肛管直肠内不宜涂擦具有刺激性的化学药物,以免使皮肤黏膜充血水肿,引起炎症等。
妊娠晚期的孕妇,每天应做适当的运动,经常将双下肢抬高平卧,这样有利于下肢和盆腔血液的回流,避免痔静脉曲张。
患有乙状结肠、直肠、肛门等疾病患者睡眠时宜采取右侧卧位,以减轻对左侧结肠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从事久坐、久立、久蹲职业(司机、理发师)的人应经常地变换体位,适当的增加活动,参加课间操。
在负重运行(长途行军)时,可用手指在肛门部隔裤按摩,每半小时一次。
在按摩的同时,配合做深呼吸和提肛运动,每5-10次/分,加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提肛运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预防肛门松弛,对防治痔疮和脱肛颇见功效。
方法(坐、卧、站立均可):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次肛门放松,缩紧30次,早晚各一次。
若能采取胸膝卧位(双膝跪姿,胸部贴床,抬高臀部)做提肛运动,则效果更好。屈髋提肛运动的效果更好。
方法是:仰卧床上,双腿交叉上提曲髋部(使大腿尽量与腹部贴近),连做20-30次。屈髋时呼气,放松肛门,每天早晚各一遍。
另外,也可以做仰卧起坐运动,增加腹肌力量,对于提高排便功能很有帮助。
平时还要防止便秘及腹泻,以免发展为肛周脓肿或肛瘘。积极治疗引起肛周脓肿的全身疾病,如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如有肛门灼热不适或下坠感要及时诊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