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这一年
2016-11-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年即将结束,我担当“妈妈”的角色,已一年零三个月了。
这一年,要说我交出了怎样的答卷,真是谈不上。不停地犯着错,有过心力交瘁崩溃绝望,也有温馨幸福淡定从容。写个“年终总结”,对自己的这一年也有所记录。
最初觉得“当妈”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是具有仪式感的事情,成为妈妈的那一刻应该会很感动。结果心心念念十个月后,看到皱巴巴的小家伙时,心里却并无汹涌的母爱。只是觉得,哦,这团肉肉就是我的孩子呀。
来不及等我反应过来,当妈的生涯就这样开始了,新手父母的焦虑症也一并开始发作了。
看着那么小的娃,我心中充满了能否将他养活的怀疑……现在再看,那样的怀疑很可笑,可最初,这疑虑非常真实,几乎像一个大问号,深深刻在心里。
——我和宝宝睡在一张床上,但我都睡在床的最边上,离他远远的,因为十分害怕压到他。
——月子里皮皮某次严重吐奶,一瞬间整个脸泡在奶里,我吓得几乎傻掉。
——有次他的鼻子被鼻屎堵住了,难受得大哭,久久无法入睡。我不知道对于婴儿来说,鼻屎居然是这么严重的问题。
很多知识孕期做了功课有所了解,但了解与真的面对绝对不一样。
而后又经历了很多事情,比如长久的绿便便,肛周脓肿,大便带鲜血。肛周脓肿那会儿,我半夜上网搜索着相关资料,看各种病例,很恐怖的手术过程,焦虑到失眠。
在这样的焦虑里,我的脾气极差,对待先生,对待帮我带娃的妈妈,都是这样,生怕他们做错什么,影响到娃的健康。
而最磨人的,是皮皮的睡眠问题,以及我的哺乳问题。
皮皮的睡眠,几乎是我们最大的困难了。月子里的每夜的啼哭,撕心裂肺地哭,小月龄的频醒……哄睡要哄五十分钟,真正的睡眠却只有十分钟。那会儿,我焦虑到仇恨每一个发出莫名响声的声源,包括娃他爸每天推门进屋的声音……
我的哺乳问题更是加重了所有的艰辛。且不提N次堵塞时的痛苦,每天的用吸奶器排空乳汁,大大地侵占了我的休息时间——需要每天5次,每次约40分钟,半夜也需要定闹铃起来两次;如果不小心睡过去,就会堵塞。
那段时间,我脸色差到不敢见人,体重最低不到40公斤。
这样的焦虑与煎熬,伴随我走了大半年的时光。之前不想说,是因为当妈的过程,没有谁是轻轻松松的;我所经历的,并不鲜见,也并不是一个正面案例。而借着这个总结,终于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且时间间隔较久,文字所带的情绪总不至于那么负面了。
带着皮皮在小区楼下玩,广场上大妈锣鼓喧天,别人家宝宝还能坐在推车里呼呼大睡,我会禁不住感慨,为什么我家就不是这样的天使宝宝呢?
我开始想,为什么为人父母的过程,是这样的煎熬?因为亚当与夏娃的原罪,上帝增加了夏娃怀胎的苦楚,那为何要让抚养孩子的过程,也是这么地辛苦呢?
等我能够清晰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大概要到皮皮一周岁断奶时了。回头再看,我看到一个焦虑的自己,一个因此而浑身充满刺的自己。
当时的我,大概想不到,所有煎熬都有结束的一天:
皮皮开始会自己入睡了,能持续睡一个半小时了;
曾经的乳汁堵塞时光,由于哺乳时间长乳腺管变粗而彻底解决,断奶更是带来了高品质的睡眠。
而我之前的问题,也可以试着来回答了:
这么辛苦的为人父母之路,是上帝让我藉此来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世界的联系。
我一直偏焦虑。大梦熊曾经跟我说,我觉得你不能放松自己。以往,这点掩盖在繁杂的生活里,但在当妈妈的过程中,这一点被放的特别大,以至于我不得不来面对此问题。
我为什么焦虑?因为我希望事情能如我所愿来发展;害怕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并不美好,不被喜欢。所以焦虑的过程,是拼了命想控制事物的发展的过程,是四处找寻肯定寻求爱的过程。
然而,事情发展,本就不在人手掌控之中。那种希望皮皮健健康康“不出问题”想法,是如此的强烈;勇于挑起父母的责任的另一面,是试图掌控另一个生命的一切。皮皮得肛周脓肿时,我最大的疑惑是为什么会的这个病?是因为自己的护理得不够好?然而哪怕是医生也给不出答案——有这个可能,但也可能是因为先天原因或环境因素等。也就是说,哪怕我尽力护理到最好了,他也有可能得这个病,这并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的。
我不能控制的还有皮皮的睡眠。我排除了一切导致他大哭的因素,可他还是半夜还是经常会大哭,撕心裂肺,上气不接下气;他总是只能睡一会儿,放下就醒,不会自己睡着,一天不哄可以一天不睡,还极易惊醒。他还是偏紧张的小孩,在肚子里时我就经常宫缩,医生多次在产检时观察到,提醒我说这样的情况容易早产。所以,当我疑惑皮皮的睡眠为什么这样时,这还是那个超乎我掌控的问题——或许就是遗传本身,或者就是他本身和我一样,安全感不够,紧张,焦虑。
焦虑的另外一个来源,是把自我的评价,建立在别人的评判之上,其根源是要四处寻找肯定,寻找爱。
我先生当时最大的感受是,不敢和我说话,因为说的都是错的。
是的,照顾好这个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妈妈,这样的心情很迫切;以至于先生一提到关于宝宝的这个那个问题,我就觉得是在否定我。
现在来看,那个满脸憔悴充满攻击性的我,里面其实住了一个无助的小女孩,她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无助地在向别人寻求肯定寻求爱;如一只焦虑的小刺猬,竭力地通过伤害别人来保护着自我。
这样的行为模式一般都有童年心理根源,但是,这已不重要。因为,住在我身体里受伤害的小姑娘已然长大,她有足够的力量面对自我,并且去修复欠缺的内心——而最重要的,端详着镜子里的自己,作为受造之物,我能深深感受到来自上帝的祝福——你的存在本身,便有祝福与爱的所在。
走出这样的焦虑,并非易事。在一天天的日子里,在疲惫与煎熬里,当内心的柔软千磨万磨,当妈妈的一颗心才逐渐坚强起来。
各种奇奇怪怪的状况,让我看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我不是那个掌控一切的神话人物,皮皮出不出问题,并不由我控制。所以,在科学育儿的范畴内,尽力而为,也就足够了。
而放弃了这样的掌控,事情也似乎没有变糟糕,有时,结果反而更好了。
拉了很久的绿便便,后来自己好了;肛周脓肿,按流程泡中药涂药膏,后来顺利自愈了。感冒发烧,医院就去,该吃抗生素就吃,在正常的周期内,也恢复了。
甚至断奶,几乎处于最差的断奶时机,以为皮皮会哭得撕心裂肺,结果超级恋奶娃一声没哭,平平安安成功断奶,如有神助。
还有睡眠,本来一直对着《西尔斯育儿百科》,看着多少月龄应对应多少睡眠;看着小土大橙子的微博,想着自己的娃有睡眠问题。后来,不纠结这些了,也没用任何的睡眠训练,睡不着,那就不睡了;哭了,就抱抱。而事实是随着皮皮的长大,他的睡眠越来越好,很多问题都在解决中,现在可以一觉睡到天亮。
对照各项发育指标,皮皮有些会滞后,也比如他11个月整才会坐,比如他1岁4个月了,还不会走路。也不是没焦虑过——我曾怀疑他脊椎发育是否良好,否则怎么老是不会坐;但是,就是要经历这些纠结,让容易焦虑的心慢慢磨平,才能慢慢淡定起来。
如今,我觉得他啥时候会走路,就随缘吧。
对于先生随时发表对我育儿的议论和疑惑,我会时不时还给他发篇科学育儿小文看看。在察觉到情绪的变化时,反复告诉自己他只是因为不懂而疑惑,而非对我的否定。再说当妈妈当得如何,这件事情只在于我自己是否尽力了,而不在于别人的评价,也不在于结果。
最关键的是,我的内心有平安。事情或许并不能如我所愿来发展,但每一次意外,我或是学会更多的处理方法,或是可以更加冷静,这里面的祝福,很深很满。
而在别人眼里,我的形象是否美好,是否为人所喜欢,也不那么重要了。我的价值本就不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再说,我也很不好,人性的黑暗面,我内里有很多很多。这么多年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美好的形象,最终还要回到本源问题上,那就是,人性本恶,我也逃不脱人的罪性。承认这一点,是以后修正的基础。
当然,很多时候心态与身体状态和外界压力息息相关。在最难熬的日子过去了,每天可以睡饱了,照顾皮皮开始不那么艰难了,我就开始淡定了。这其实是我信心不足的表现。云淡风轻的日子里来讲信心,往往不可信;只有在黑暗的艰辛的日子里,依然能耐心守候光明与希望的到来,那才叫信心。这是从内心生发的力量,让你在痛哭的日子里,还可以“熬过去”。“EverythingWillBeOkInTheEnd,andIfNot,It’sNottheEnd”,真心喜欢这句话。
而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我修炼也是漫长的过程,我不会因为“当了妈”就成为一个有信心的人。但经历过这些后,信心和盼望,像温暖,像火光;埋头于每日的劳作的时候,我也会抬起头,努力眺望他们。
好吧,变成一篇超长文了,以上只是关于对自我的认知部分。关于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是个太宏大的话题,这里只是简要阐述。
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核心是爱与遮盖。因着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爱,去遮盖那些不为人知的不堪,这便是要义。对夫妻,对父母,对公婆,对挚友都是如此;如果走得更远推及他人,那就是爱人如己了,到这个程度,可谓圣贤了。
只是说下自我与父母关系的感受。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对父母的感恩,以前总觉得是泛泛的,直到自己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捱过之后,才切切地体验到。我走过的那些艰难的日子,无一不是母亲当年所走过的,不同的是,当年的她更加地孤立无援。于是,在更年期的她啰嗦吵闹让我头疼时,我会尽力闭上嘴巴,小问题不计较,大问题再商量。
恩慈不是说说,而是在每一天的善意里。
扯到童年阴影,大概很多人都有,我曾经很责怪父母,对我性格的各种不良影响。但是,当我开始去想,我的父母也有作为孩子的时候,他们也并未得到妥善的照料。他们当年受过的伤害,又能向谁去讨伐?——我看着父亲年轻时青涩的照片,忽然觉得生活对他是好残酷,那样稚嫩的少年,毫无选择的余地,要担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那会儿他们内心的害怕与无助,又能怎么办?所以,不要定睛在父母的不是之上,他们的内心,也住着渴望爱的小男孩/小女孩。
回到妈妈的角色上来,这一年虽然辛苦,但是更有满满的幸福相伴。
那个小小的磨人精,对你毫无防备,充满无条件的信任与依恋;而那个脆弱的自己,也真能捱过那些幽暗的时光,给予出等量的无条件的爱。母爱,对母亲而言,真是一种爱的高峰体验。
然而这样亲密的时光是有限的——等到二十多岁,他/她必然会离你而去,在你深情注视的目光里,展开属于他/她的人生;正如今天的自己一样。
所以,皮皮至今不会走路我也不着急——他要求我抱抱的日子,以后会越来越少。
趁你还年少,让我多抱抱。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