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肛周脓肿你知不知
2018-10-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肛周脓肿与肛瘘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病因:
肛周脓肿属于肠道内细菌感染,“肠道菌”是源头,是致病的要素。“肛窦”是感染的入口,也是脓肿和成瘘后的内口。“肛腺”是感染的途径,它先发生感染,然后蔓延。“肛周间隙”是最终的发病部位。肠道菌进入肛窦致其发炎,堵塞肛腺开口,致肛腺液流出受阻,引起肛腺感染,感染通过肌间隙、淋巴管蔓延至肛周间隙,最后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症状:
肛周脓肿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这种疼痛会非常剧烈,且逐渐加重。很多患者说会吃不下,睡不着。脓肿自行溃破后,疼痛暂时有所缓解。低位脓肿出现剧烈肛门疼痛,且这种疼痛持续不减。直肠周围脓肿(高位)就不一定会疼痛。因为直肠周围属于盆腔,这里分布的植物神经对普通刺激不敏感,最主要的表现是局部坠胀和便意感。
肛周脓肿的另一症状是发热,最高能超过40°。一般来说,脓腔越大越深,发热的概率就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大小便不畅、食欲不振、失眠。
预防: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病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力下降是两个根本原因,因此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和提高免疫力是预防肛周脓肿的根本之策。
专家提醒:患有肛周脓肿的病人切不可因疼痛减轻而对病情置之不理,否则会使病情加重,蔓延成肛瘘,到那时就不能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了,而必须采用手术治疗了。
省市医保定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