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难消化意外频发这样吃,孩子也能

2020-7-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一到端午节总离不开粽子的话题,家里摆着各式香喷喷的粽子,孩子总是嘴馋。不过,吃粽子引发的意外可不少,宝妈要时刻警惕。

年6月,一名10岁的胖男孩前日睡前吃了两个油腻的猪肉蛋黄粽子宵夜,昨日清晨起床后腹胀、腹痛,吃不下早饭,随后又呕吐起来。经过检查,这个男孩患上了急性胃炎,医生认为这与他睡前吃了过多粽子有关。

年6月,合肥一名2岁大男童突然发高烧近40度,还抱着肚子哭,医院救治,经确诊,原来是因为孩子吞下异物造成直肠穿孔后软组织感染所引发的脓肿。

医生经手术从孩子体内取出一枚长近一厘米的枣核。男童母亲才恍然大悟,估计是孩子之前吃粽子的时候把枣核也误吞进肚子。

我们都知道粽子不好消化,那到底孩子几岁才适合吃粽子呢?怎么吃才健康呢?先了解一下,粽子隐藏着哪些健康隐患吧!

1

粽子三大“原罪”

01

难消化

很多人都认为粽子难消化,是因为糯米难消化。其实大家长久以来都误解了。比起含直链淀粉的大米,含支链淀粉的糯米其实在淀粉结构上更容易和消化酶接触,更利于消化吸收,问题在于摄入量和烹调方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何计国曾解释,“糯米的消化速度快,但是它消化不完全。糯米大多是支链淀粉,分支多的话就容易与酶接触,被酶消化分解的时间就更短,分解速度更快。但分支的地方有一种人体不能消化的物质。”

我们吃了糯米食品常常觉得难消化、不舒服,其实和烹调糯米的方式密切相关。回想一下,我们经常吃的糯米食品,都是高糖高脂,比如在端午节吃的粽子,在元宵节吃的汤圆,在春节吃的年糕等等。

另外,消化淀粉的淀粉酶存在于口腔与小肠,所以胃却几乎不会消化糯米,只会把它磨碎再送到小肠消化。所以吃太多糯米,会容易导致胃动力减弱。所以无论是大人或者小孩,都不宜多吃糯米。

02

高糖高盐高热量

传统粽子的馅料及佐料注定了它热量高。肥肉、红豆、花生、蛋黄、虾米、火腿……花样越来越多,但同样高糖高盐高热量。

0-12岁儿童每日的所需热量公式:千卡+年龄×(80~)。

那么,一个6岁的孩子每天所需要的热量最多为千卡。

一般来说,烧肉粽的热量(以克可食部分计)是千卡,而有些油脂和肥肉含量较高的粽子每克热量约含至千卡。克的粽子占了足足孩子一天所需热量约三成至四成。给孩子吃粽子,要安排好份量,别吃太多。

03

容易造成异物卡喉

粽子粽子里的糯米比较黏腻,而小宝宝乳牙稚嫩,咀嚼能力不够、吞咽肌力量薄弱等,容易让糯米团卡在咽喉。

另外,粽子馅如果包含了颗粒状的花生、白果、葡萄干、蜜枣等,也容易被小孩子整颗误吞,堵塞气道,有枣核的就更危险了。

2

这样吃粽子才安全健康

粽子的确算不上是健康食物,但也不至于完全回避,掌握方法,还是可以吃得安全健康。

01

宝宝一岁之前不要提供

一岁内的宝宝肠胃功能还不完善,建议宝妈不要给他们吃粽子。一岁以上的孩子,咀嚼能力也因人而异,宝妈可以根据自家宝宝实际情况提供,尝试几口。

3-6岁孩子可吃一个粽子的部分比如1/4、1/5,来代替部分主食;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进食一个小粽子来代替主食。总之,提供的粽子不要过量,以免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便秘等。

02

消化功能弱的孩子不要提供

有消化道疾病、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处于身体不适期的宝宝,最好不要食用粽子,孩子平时就容易出现胃痛、腹胀、腹泻等问题,就不要谈口舌之快了。

03

吃粽子时不要玩闹

给小宝宝吃粽子时,务必要有大人在一旁照看。为了避免异物卡喉,宝妈要教小宝宝吃粽子时坐姿端正,充分嚼烂再吞下去。不要躺着喂,不要在一旁逗笑孩子,不要玩闹。

宝妈可以把粽子弄成细小块状,方便咀嚼吞咽能力一般的宝宝食用。同时注意避免让宝宝吃整颗的花生、蜜枣、葡萄干等。

04

不要一大早和睡前吃粽子

一大早把吃粽子当早餐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容易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另外,临睡前也不能把粽子当夜宵,以为夜间肠胃的蠕动减慢、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容易消化不良,也容易让孩子难以入睡。另外,不要将粽子作为零食在餐后提供给孩子食用,因为会加重了胃肠道负担。

05

可以代替主食当做正餐

6岁以上的孩子,咀嚼、吞咽、消化功能都不错了,可以用一个小粽子代替三餐中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与吃正餐又吃粽子相比,这样就能减少宝宝的肠胃负担了。

06

注意合理膳食搭配

粽子可以代替主食作为正餐,但也别忘了合理的膳食搭配。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属于高糖高油高能量食物,所以要注意搭配一些不太油腻的食物。

例如蔬菜、水果,或豆制品和鱼类,增加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摄入,牛羊肉类或者油炸食品这种高脂的就不要同时提供了。

07

粽子加热后再吃

食物的温度会影响食物的质地,糯米食品放冷之后,粘性和韧性会上升,质地变硬,还有返生现象,难以消化。

粘韧的东西本身就很难嚼烂,加了油脂、肥肉的粽子,就是冷凝固的饱和脂肪和糯米互相包裹,吃了让胃更不舒服。所以粽子记得要加热后才给孩子吃,口感更好,还有消毒作用。

08

餐后助消化

孩子吃了粽子之后,不妨给他们和一些自家制作的山楂水、柠檬水、梨汁等帮助消化,餐后带孩子到户外慢慢散步也是不错的选择。

09

选择口味清淡的粽子

购买粽子时,如果预料到要给孩子吃,就要注意尽可能选择口味清淡、少盐少糖少油、馅料简单的粽子。比如绿豆馅、豆沙馅、枣泥馅,只有少许的瘦肉或蛋黄的粽子,让孩子吃得更健康。

10

参考营养成分表

不知道如何对比粽子的宝妈,可以参考包装上的营养成本表。营养成分的标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克所含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钠含量,选择较低脂低钠低热量的就可以了。

11

自制健康粽子

如果不在外面买,宝妈在家制作健康粽子也不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体验。

同样是少油、少糖、少盐,少放调味料的原则。至于馅料就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了额,比如用大黄米、粘小米、粘高粱等替代部分糯米,用低脂高蛋白的鱼肉代替肥猪肉,板栗代替咸蛋黄,再搭配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粒等,让粽子变得营养丰富又健康。

3

万一吃粽子卡喉怎么办?

不要乱拍背、不喝水、不要催吐、不要手伸进嘴里抠

乱拍背,用手抠很可能会让异物越陷越深。喝水可能会造成食物进一步膨胀,实施催吐则可能导致异物卡死。

针对1岁以下婴儿急救

对1岁以下的婴儿,可以用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相结合的方法。

背部叩击

宝宝脸朝下、头低屁股高,家长用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固定住小宝宝的头颈部,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连续叩击宝宝肩胛区5次(用手掌根部才不会叩伤宝宝),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胸部冲击

宝宝脸朝上,头低屁股高保持不变;家长用食指、中指(不用指尖)连续按压其胸骨下半部5次。

以上两种方法视情况反复交替进行,一直到宝宝把异物排出为止。

针对1~3岁幼儿急救

可以用上述的背部叩击方法,反复进行,一直到宝宝把异物排出为止。

针对3岁以上儿童急救

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海姆立克法急救:

家长站在孩子身后(身体贴近孩子后背),一条腿放在孩子两腿之间,双手放于宝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拳眼对准孩子上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双臂用力快速向后上方收紧,直到异物排出。

此方法原理是用拳头快速压迫孩子上腹部,让气流把异物冲出来。注意不要让孩子双脚离地。

白熊医生预祝宝妈宝爸端午安康,愿天下孩子都非常健康!

宝妈智库

晒被子除螨,要什么条件?

A、温度至少达到55℃以上

B、要用黑色塑料袋包裹被子

温故知新小游戏,宝妈可以在评论公布你的答案哦。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解释▼

只有温度达到55~60摄氏度以上时,才能杀死尘螨。网传用放在黑色塑料袋包着被子晒,能形成高温环境杀死螨虫。但是,这样做不利于被褥中湿气的蒸发,反而更容易滋生细菌、螨虫。所以选A。

(详情可参考往期推送的“除螨”专题文章)

更多宝妈在看的热文(点击阅读)↓↓↓

这些含激素的食物会导致性早熟吗?最应该注意的是这两点!

孩子不爱吃饭、头发少是缺锌吗?快收藏最补锌食物清单!

谁说红枣补血的?!分清误区,辅食补铁有技巧

-END-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白熊医生多点执业,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mqylm.com/gznzzd/7930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