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巨大嵌顿痔核样发病的直肠GIS
2020-6-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巨大嵌顿痔核样发病的直肠GIST1例
编译/吴盟
病例为60多岁的男性,诊断为直肠脱出嵌顿,外院急诊搬送。外观如垒球大小巨大嵌顿痔核状,由于可触到内部弹性柔软的肿瘤,因此认为是并发巨大血肿的嵌顿痔核。外医院CT检查中,扫描出了造影效果丰富的肿瘤,诊断为经肛门脱出的直肠GIST。由于不能手托还纳,当天在腰麻下进行了经肛门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为c―kit阳性,CD34阳性,MIB11%诊断为直肠GIST(中间风险)。术后没有实施辅助疗法,术后第1年没有复发,正在门诊进行病程观察。
关键词:直肠GIST,嵌顿,经肛门切除
简介
发生在直肠的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以下简称GIST)比较罕见,约占消化道原发GIST的5%1)。以排便时出血,肛门疼痛,排便习惯改变等为表现而被发现的情况很多,但是至今还没有从肛门脱出症状中被诊断出来的报告。这次,我们经历了因排便时的怒责而形成巨大嵌顿痔核,并脱出肛门外的直肠GIST,在此进行报告。
病例
患者:60岁,男性。
主诉:肛门痛,肛门脱垂感。
既往史:无特别记载事项。
家族史:无特别记载事项。
现病史:因前几天的便秘症状,在怒责后发现肛门部有脱出感和肛门疼痛,于当天早晨医院就诊,怀疑是直肠脱嵌顿。
初诊症状:以肛门7点为中心,观察到垒球大小的巨大嵌顿痔核(Fig.1)。内部活动度稍差,触到弹性柔软的肿瘤。除此之外的身体表面没有发现异常所见。
就诊过程:认为是形成巨大血肿的嵌顿痔核。由于不能用手还纳,医院。
转院时采血检查结果:WBC:9,/ul,CRP:1.11mg/dl,除了观察到轻度炎症反应外,没有其他异常。
腹部骨盆造影CT检查:观察到从肛门管向肛门外下垂·发现了突出的7.2×8.3cm的肿瘤(Fig.2a)。肿瘤在很强地牵引左侧肛提肌的同时向肛门外反转(Fig.2b),边缘伴随着丰富的营养血管(Fig.2c),内部造影不均匀,周围皮肤和间质伴随着很强的水肿性改变(Fig.2d)。
临床经过:根据以上的观察结果,怀疑直肠GIST向肛门外滑动脱离·重度脱垂,由于不能用手还纳,局部疼痛也很剧烈,因此,当天采取了外科切除和术中病理诊断的治疗方针。
Fig.1以肛门7点为中心,呈现垒球大小的巨大嵌顿痔核样的外观。
Fig.2腹部造影CT检查
a:矢状面
肛门外脱出的7.2×8.3cm的肿瘤,边缘部和内部伴随着部分造影效果。
b:冠状面
左侧肛提肌和直肠壁的强力牵引下肿瘤向肛门外脱出。
c:横断面
肿瘤的周围间质伴随着很强的水肿性改变。
d:血管3D像
肿瘤受上直肠动脉和左右中直肠动脉的血流支配。
手术过程:
在腰椎麻醉下,折刀位的手术。我们认为,如果麻醉后的还纳,肿瘤被导入,经肛门切除就会变得困难。首先,根据LE的要领,皮肤切口做成V字型(Fig.3a)。向头侧延伸粘膜切口,比较容易到达肿瘤外侧。术中,一边用超声刀细心止血,一边进行肿瘤周边的粘膜以及粘膜下层的全周性切开(Fig.3b)。为了不破坏肿瘤的被膜,慎重地向肛门管方向进行了剥离。肿瘤在肛门后方7点方向与耻骨直肠肌紧密地粘连着,推测该部位周围是原发部位(Fig.3c),因此,在合并切除一部分耻骨直肠肌的同时,一并切除了肿瘤(Fig.3d)。切除后按照LE的半闭合进行粘膜缝合的话,自然地将脱离部位返还了。手术时间为1小时15分,出血量为30g(Fig.4)。
Fig.3手术所见
a:制作皮瓣到达肿瘤被膜。
b:用超声刀进行粘膜切开。
c:肿瘤背侧进入耻骨直肠肌,需要部分合并切除。
d:肿瘤在保持包膜结构的同时进行了一次性切除。
Fig.4摘出标本
肿瘤为6.5×8.5cm,有包膜,是一种伴部分内出血的实体肿瘤
病理组织学检查:
在平滑肌组织内发育的肿瘤,肿瘤细胞呈细胞边界不清楚的纺锤形,伴有广泛的凝固坏死和出血。免疫组织学上为c―kit阳性,CD34阳性,Desmin阴性,α―SMA阴性,S―阴性,诊断为GIST,MIB1indexlow,Mitoticfigure5/50HPF,肿瘤经5~10cm判断为中间风险(Fig.5a―h)。切除断端为阴性。
术后:
没有出现令人担心的剧烈肛门疼痛和术后水肿等问题,术后第6天出院了。没有进行特别的辅助疗法,术后第1年的影像检查没有复发。
Fig.5病理组织学检查
a:(HE染色放大镜图像)肿瘤在平滑肌组织内形成肿瘤。
b:(HE×)肿瘤细胞边界不清纺锤形细胞密集增殖。
c:(c―kit×)c―kit阳性。
d:(CD34×)CD34阳性。
Fig.5病理组织学检查
e:(Desmin×)Desmin为阴性。
f:(α―SMA×)α―SMA为阴性。
g:(S―×)S―为阴性。
h:(MIB1×)MIB1index1%。
讨论
各种肿瘤从肛门部滑脱·套叠地脱出。脱出的肿瘤以上皮性肿瘤居多,以S状结肠癌2)和直肠绒毛肿瘤3)等报告为主,但也有罕见的脂肪瘤脱离病例4)的报告。另外,也有从肿瘤前部脱出中被诊断为直肠脱离的报告病例5)。
此次经历的直肠GIST,大多是以肛门疼痛(3.0~38.5%),排便时出血(23.0~46.7%),排便习惯的变化(24.4~31.6%),排尿困难(3.3%~13.3%)等主诉为契机而被诊断出来的6)。类似亲身经历的这样滑脱套叠到肛门外而脱出的病例报告,在医学杂志上检索了“GIST”,“肛门外脱出”,并且在Pubmed上检索了“GIST”,“protrusion”,“prolapse”的关键词,没有同样的报告,亲身经历的病例还是第一次。
在GIST的治疗中,外科切除是第一选择,但是在直肠GIST中,复发转移多达54%,这是一个问题,特别是肿瘤直径越大或核分裂像越高,其机率就越高7)。因此,近年来,对于可切除的GIST,通过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mesylate)(以下简称IM)进行术前化学疗法,使肿瘤直径缩小。期待保留自然肛门的病例正在增加6)。
在亲身经历的病例中,有超过5cm的大病变,虽然没有术前确诊,但由于怀疑是GIST,所以制定了慎重的治疗方针。进行了待机性的确定诊断,也考虑了通过IM进行前治疗的选择项,但由于①局部疼痛症状很强,处于无法返还的状态②肿瘤直径很大,幸运的是由于滑脱重叠,反而从体表的视野辨认性好③通过保护手术,虽然是很大的肿瘤,但由于可以判断出可以安全摘除,因此将诊断和治疗相结合,采取了切除的方针。结果,对于存在于耻骨直肠肌水平的超过5cm的GIST,可以安全地进行经肛门切除。
结语
对于向肛门外滑动脱出的极其罕见的直肠GIST,我们经历了1例经肛门切除的病例,在此进行报告。
利益冲突:无
参考文献:略
河南肛肠微创技术交流
联系方式:
电话/吴盟
E-mail:wum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