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兴堂案例寒湿的危害
2017-5-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
寒湿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病症解析: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前面介绍过,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每个脏器都需要工作、运动,这种运动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
还有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因为肾主骨髓、主脑,肾阳不足、肾气虚时髓海就空虚,远端的头部首先出现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概率就会增加。又由于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各种炎症很难治愈,就会反反复复发作,成为各种长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而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我们店有一位客人李小姐,今年32岁,未婚,面部有老年斑、粉刺,痘痘,身体出汗很冰,冬天手脚冰冷,2~3天排一次便,有点微胖,吃东西很容易上火。
李小姐希望自已皮肤不长痘,粉刺,斑淡一点,身体瘦一点,冬天手脚暖一些,最重要是每天都能排便,在外面调了两年了,尝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行,她是年8月中来丽人园调理,经过我们专家组对她身体的分析,给出合理方案
我们的治疗原则在于:健脾去湿,清血排毒,温补肾阳,祛寒祛湿,通经活络。
调理时长3个月,3个月后排便一天一次,痘痘粉刺几乎不长了,斑淡了,体型瘦了,体重没变,身体不冰了,吃东西没那么容易上火了
下面来普及一下排便不畅是什么样的一个问题:
排便是一个由多系统参与,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生理过程。其中结肠的结构、功能、肠壁神经丛(肠脑)、肠腔容积等,都可以直接影响结肠蠕动。任何造成结肠蠕动变慢的因素,均会导致排便困难症状的产生,即为慢传输型排便困难。
进入直肠的粪便达到一定容量后,通过排便感受器引发排便反射,使内括约肌张力下降,耻骨直肠肌松弛,盆底肌和外括约肌放松,盆底下降呈漏斗状,同时腹压增加使粪便顺利排出。其中任何一个排便反射环节发生障碍,既可引起出口梗阻型排便困难。
此外,诸如排便的规律性(胃—结肠反射、口—肛反射、起立反射)的建立,饮食量及所含纤维素的量,是否有足够的水分摄入,胃肠道有无阻塞,消化、吸收、蠕动是否正常,腹肌以及膈肌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协助排便等,以上因素都是维持正常排便的必要条件。
对人体的影响:
1、并发疾病:长期便秘不治会并发一些可怕的肛肠疾病,如肛裂、肛周脓肿、痔疮、脱肛等,对身体危害非常大;
2、影响美容:习惯性便秘的患者肠道内部积聚大量粪便,使得肠道内部的有害物质不断增加,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导致痤疮、皮疹和面部色素沉积等;
3、导致肥胖:毒素会使大肠出现水肿,病人的下半身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容易造成胖肚子或者梨形身材;
4、产生体味:毒素大量积聚会导致患者出现口臭及体臭,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5、引发痛经:习惯性便秘的患者,因为盆腔肌肉长期受到刺激,会引发女性出现痛经。
疾病预防:
1.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3.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6.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ml的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7.及时治疗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泻药应用要谨慎,不要使用洗肠等强烈刺激方法。
咨询电话
和兴堂大良店:顺德大良新桂中路东林美域5—8号服务—
和兴堂丽人园店:顺德陈村镇樟林路宏兴楼2—3号服务—
和兴堂陈村店:顺德陈村镇锦轩花园48—50号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