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外渗惨不忍睹,2招护理秘诀4
2020-8-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医院订阅哦造影剂外渗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外渗会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者会造成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案例回顾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因「肛周脓肿」入院。-03-10-9:00,患者在放射科行腹部增强CT检查。当时经左前臂外周静脉留置针推注造影剂,在推注过程中患者突然感到局部剧痛,呈炸裂样,NRS评分7、8分。据患者所述,待护士发现时造影剂已推注完毕,后改在右前臂重新穿刺留置针后完成造影检查。返回病房后,病区护士长立即对发生外渗的肢体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进行湿敷处理。考虑到患者外渗范围大(外渗1.5小时后已达整个前臂),护士长电话联系笔者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协助处理。后笔者建议使用「水胶体透明贴」外敷处理,同时告知患者务必抬高肢体。经过48小时的观察,肿胀肢体已明显消退,患者及家属对处理过程表示满意和感谢。(图片由作者提供)回顾这个病例,预期结果比想象中要来得完美,除了外渗肢体的恢复,还有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的理解。因为在初次接触患者和家属时,病区护士长和笔者感到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有纠纷发生。为此,笔者还特意请教了血管外科主任,以免因处理不当给患者带来伤害和不必要的麻烦。可见,发生造影剂外渗,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痛苦,作为医护人员也承受着心理压力,毕竟谁都不想发生这种意外事件。但既然外渗已经发生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对患肢进行处理,尽可能减轻外渗带来的伤害。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就外渗事件提出了相关问题。作为病房护士,我们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不管有没有责任、或者是谁的责任,都不能把问题暴露在病人面前。我们的回答要尽可能让患者感到满意,同时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而不是推卸责任。本文将结合处理过程中该患者提出的3个问题展开讨论,供临床借鉴。问题1:手肿成这样什么时候会好?我:每个病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造影剂渗出的量也不一样,如果渗出量少的话就会好得快,像你这种渗出算是比较严重的,我们之前也没有遇到过,所以不确定什么时候会好。一般情况下渗出24小时内是急性期,有可能肿胀的范围还会扩大,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们会想最好的办法进行处理,但肿胀消退也是需要过程的。如果你觉得疼痛加重,或有任何不适,请随时告诉我们。另外需要你配合的是,尽量抬高手臂,要高于心脏水平(给患者提供了2个枕头以供抬高肢体用)。那样会促进血液回流,促进肿胀的消退。备注:对于不确定的预后不能盲目自信。等到晚上,患肢肿胀程度确实比上午加重了。下图是家属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