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让宝宝延迟打疫苗,是孩子有什么问题吗
2020-10-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80.html
文丨刘江勤
图丨来源于网络
相信很多父母在门诊都遇到各种疫苗被缓种的情况,非常闹心。你想想,作为一名新手爸爸妈妈,看着小绿本本上打疫苗的时间表,兴冲冲带着孩子去了疫苗接种点,结果被告知不能打,那种心情如坠冰窟。
这些年我遇到过很多这种情形,新手爸爸妈妈会很害怕,是不是孩子有什么问题?每次都要费一番唇舌来解释。以前我在疫苗接种本上还能找到一页称为“WHO推荐下列哪些不应该作为疫苗接种禁忌的情形”,但现在这一页也消失了。所以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1
哪些问题影响了疫苗缓种?
1、黄疸:主要影响乙肝疫苗的接种,其实翻遍各种版本乙肝疫苗的接种禁忌,也找不到黄疸这俩字。到两个月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时,绝大多数宝宝母乳性黄疸已经消退,就算有,看上去也不明显。
那为什么黄疸会成为缓种的理由呢?医生担心的是什么呢?答案是急慢性肝功能损害。虽然目前有一些关于乙肝疫苗的负面新闻,但其实很多疫苗的不良反应并不比乙肝疫苗少。
2、皮疹:你很难找到皮肤上一丁点痘痘都没有的小孩,最多见的原因是湿疹,湿疹合并免疫功能缺陷。这个概率有多高呢?有一个经常提起的免疫缺陷伴有湿疹的疾病叫Wiskott-AldrichSyndrome,其发生率1-10个/百万人。其他像红疹、尿布疹、痤疮、血管瘤、白斑、蚊子包等都出现过导致缓种疫苗的情况。
3、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为什么需要缓种疫苗呢?真的很不能理解。室间隔缺损呢?我认为也不需要缓种。相反,这类儿童容易患肺炎,应该及时接种才对。
4、对鸡蛋过敏:主要影响的是流感疫苗和麻腮风。其他疫苗跟宝宝鸡蛋过敏没有关系。
5、肛周脓肿:遇到过两次因为这个原因缓种疫苗的,完全不能理解这两者有啥关联。
6、白细胞高:不能理解。
7、早产:早产的婴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更应该及时接种疫苗。对于早产儿,应该按照实际月龄接种,且尽可能多接种疫苗。有报道早产儿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比足月儿风险高,但是,益处远大于不良反应风险。我遇到的早产儿父母,基本上都很能理解“风险”的含义。
8、脑积水:遇到过一次,不能理解。
9、脐疝:这是一个很奇葩的理由。
这个list还可以列很长,基本上只要有那么点说的上来的医学名词,都可能成为疫苗缓种的理由。
2
缓种疫苗有问题吗?
1、延缓了特定免疫的建立;
2、减缓了婴儿免疫功能发育;
3、给家长增加了麻烦;
4、给医疗机构增加了负担。
3
有解决的办法吗?
呼吁了这么多年,我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不了的原因并不是社区医生不会判断这些问题是否影响疫苗接种。如果去给社区医生上课,讲解疫苗接种禁忌症,真的是南辕北辙。其主要原因是接种疫苗不良反应引发的医疗纠纷。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有一定概率,任何人都可能发生。
不良反应又分为轻症和恶性事件:
轻症事件包括发热、出皮疹、肌肉酸痛乏力等,通常数天后会自愈;
恶性事件则是致死或致残。前者可能很多都没有办法登记追踪到,后者则会有明确的登记和分析处理。无论轻症还是恶性事件,都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如果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都医院头上,明显没有道理,即便是恶性事件。医生吃了几次亏就会迅速调整,现实很无奈。缓种是一个最简单而安全的处理方法,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换了我在社区,也会这么做。
这也催生了免疫接种评估门诊这类在我看来很怪异的服务。很难想象,免疫接种评估门诊通过查免疫细胞表型等一系列很花钱的检查来发现那些非常罕见的免疫缺陷疾病。这种评估门诊的功能,也并不能排除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它的作用应该是针对那些高度怀疑免疫缺陷或者严重脏器功能损害的儿童,接受社区的转诊。也就是我认为的三线筛查。但是,现实是一线和二线筛查缺位了(之后准备专门写一篇我理解的疾病筛查应该是什么样子)。
医院当然需要在接种疫苗时甄别那些确有禁忌的儿童并转诊,同时应该尽可能为绝大多数儿童及时完成接种,并减少家医院、完成各种不必要的评估。这应该是医院的功能定位和职责,而不是让家长自行解决问题。如果让我来解决这个难题,我的方法是:用该社区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来考核医院。因为,只有把完成免疫接种当成与自己核心利益有关的事情来做,才会有成效。
#好消息#
我开通微博啦!
打开微博,搜索用户“一妇婴刘江勤”就可以找到我,我会定期更新育儿小知识。欢迎大家来微博找我哦~
最后想跟大家再啰嗦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