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肛门直肠疾病

2020-10-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第九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1、痔

概念

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分类

内痔---发生于齿线上,由直肠上静脉丛瘀血、扩张、屈曲所形成

外痔---发生于齿线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

混合痔---直肠上、下静脉丛瘀血、扩张、屈曲、相互沟通吻合而形成

病因病机

血行不畅,血液瘀积,热与血相搏,则气血纵横,筋脉交错,结滞不散而成。

临床表现

内痔---便血、坠胀、肿块脱出;好发于膀胱截石位3、7、11点处。

外痔---自觉坠胀、疼痛和有异物感

内痔便血---周期性、无痛性、呈滴血或射血状

血栓性外痔---肛门缘周围有暗紫色椭圆形肿块突起,表面水肿

内痔分期

Ⅰ期内痔---无痔核脱出

Ⅱ期内痔---痔核能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

Ⅲ期内痔---经常脱出肛外,不能自行还纳,须用手托

Ⅳ期内痔---手托亦常不能复位,痔核经常位于肛外,易感染

内治

风伤肠络

清热凉血祛风

凉血地黄汤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止血

脏连丸

气滞血瘀

清热利湿,祛风活血

止痛如神汤

脾虚气陷

补中益气

补中益气汤

外治

熏洗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及内痔脱出或外痔肿胀明显或脱肛者

外敷法:适用于各期内痔、外痔感染发炎及手术后换药

塞药法:适用于Ⅰ、Ⅱ期内痔。常用痔疮锭、九华栓等

枯痔法:适用于Ⅱ、Ⅲ期内痔。常用枯痔散、灰皂散等外敷

消痔灵注射法:四步注射法,一次注射总量15~30ml。用于内痔

结扎术:适用于Ⅱ~Ⅲ期内痔,特别是纤维型内痔

手术治疗

痔切除术---适用于结缔组织性外痔和静脉曲张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剥离术---适用于血栓性外痔

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适用于混合痔

2、息肉痔

概念

直肠内黏膜上的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

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青壮年

外治

注射疗法---适用于小儿无蒂息肉。

结扎法---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

电烙法---适用于较高位的小息肉

内治

风伤肠络

清热凉血,祛风止血

槐角丸

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少腹逐瘀汤

脾气亏虚

补益脾胃

参苓白术散

3、肛隐窝炎

概念

是肛隐窝、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肛窦炎

并发症

并发肛乳头炎、肛乳头肥大。是肛周化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单纯肛隐窝炎或脓者;或有隐性瘘管者

切除术---本病伴肛乳头肥大者

4、肛痈

定义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相当于西医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

男性多于女性,尤以青壮年为多,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有结块,伴有不同程度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

分类

肛门旁皮下脓肿

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直肠后间隙脓肿

内治法

热毒蕴结

清热解毒

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

火毒炽盛

清热解毒透脓

透脓散

阴虚毒恋

养阴清热,祛湿解毒

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

手术方法

脓肿一次切开法---浅部脓肿

一次切开挂线法---高位脓肿

分次手术---体质虚弱或不愿住院治疗的深部脓肿

5、肛漏

定义

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也称肛瘘

特点

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并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到直肠

分类

单纯性肛漏---仅有一个外口

复杂性肛漏---肛门内、外有三个以上的开口

外治法

切开疗法---低位单纯性肛漏和低位复杂性肛瘘

挂线疗法---适用于距离肛门4cm以内,有内外口的低位肛漏

6、肛裂

定义

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称肛裂。“钩肠痔”、“裂痔”

部位

肛门前后正中位(截石位6、12点),尤以后位多见,位于前正中线的肛裂多见于女性

主要症状

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

分类

早期肛裂---仅在肛管皮肤见一个小的溃疡

陈旧性肛裂---裂口边缘变硬变厚,裂口周围组织发炎、充血、水肿及结缔组织增生。裂口上端齿线附近并发肛窦炎、肛乳头炎,形成单口内瘘及肛乳头肥大

内治

血热肠燥

清热润肠通便

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

阴虚津亏

养阴清热润肠

润肠汤

气滞血瘀

理气活血,润肠通便

六磨汤加红花、桃仁、赤芍

手术治疗

扩肛法适用于早期肛裂,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合并症者

切开疗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结缔组织外痔、乳头肥大等

肛裂侧切术适用于不伴有结缔组织外痔、皮下瘘等的陈旧性肛裂

纵切横缝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

7、脱肛

定义

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西医的直肠脱垂

分为三度

一度脱垂为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3~5cm,便后可自行回纳。

二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5~1Ocm,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状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三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内治法

脾虚气陷

补气升提,收敛固涩

补中益气汤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

萆薢渗湿汤

外治法

熏洗---以苦参汤加石榴皮、枯矾、五倍子,煎水熏洗,每天2次。

外敷---五倍子散或马勃散外敷

注射法---黏膜下注射法适用一、二度直肠脱垂;直肠周围注射法适用二、三度直肠脱垂

8、锁肛痔

定义

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肛管直肠癌。

主要症状

初期---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排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意频繁,便不尽感)

晚期---大便变形

转移征象

检查方法

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最重要的方法

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治疗原则

及早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

内治

湿热蕴结

清热利湿

槐角地榆丸

气滞血瘀

行气活血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四君子汤合增液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mqylm.com/gznzyf/7931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