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产服装巨头没落公司业绩遭遇腰斩,库
2023-9-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文:夜枭
受“黑天鹅事件”影响,国内经济整体下行。特别是服装行业,随着二季度事件有所缓解,消费逐渐回暖,而相较其他行业,服装行业的回暖速度明显过慢。而作为国内服装市场的龙头企业,号称“男人的衣柜”的海澜之家,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年,周建平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28岁那年,周建平跟随下海的浪潮,走上了创业之路。年底,周建平在江阴创办了第三毛纺厂,也就是海兰之家的前身。在别人还在做粗纺生意的时候,周建平就已经开始研究精纺,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不久后,人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的粗纺面料,精纺面料逐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而在周建平的带领下,第三毛纺厂早已对精纺研究透彻,自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年,第三毛纺正式更名为三毛集团,并于年成功上市。
在去日本考察的过程中,周建平被优衣库极简主义的设计所打动,回国后便将三毛集团更名为海澜集团,并创办海澜之家,进军男装市场,意图打造“中国版优衣库”。然而,原本以优衣库为学习目标的海澜之家却“误入歧途”,学起了另外一家国外服装巨头——Zara。Zara一直因抄袭而被人诟病,甚至每年都要为抄袭而支付数亿元的诉讼费用。但不得不说,Zara的老板奥特非常聪明,每年几亿元的诉讼费用与Zara每年的利润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因此,即便是每年因为抄袭损失数亿,也没能阻止Zara成为全球最大服装品牌的步伐。
或许是看到了Zara成功依靠抄袭发家,周建平也把海澜之家带上了这条不归路。近年来,海澜之家深陷抄袭风波,但自身却没能像Zara一样依靠庞大的体量无视抄袭所带来的问题,反而还因抄袭和质量问题降低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年,海澜之家全年营收.9亿,同比上涨15.09%。乍一看,这个成绩还不错,在近年来国内服装行业整体下行的大趋势中表现良好。但这张成绩单的背后,却是无数加盟商的血与泪。海澜之家的门店分为直营和加盟两种,数量上来说加盟占绝大多数。但较为独特的是,海澜之家的加盟店非常类似于直营店。
具体来说,海澜之家的加盟商需要出资设立门店,包括选址以及装修。不过,门店的管理由海澜之家负责,加盟商只需要付给海澜之家相应的管理费用,不参与门店具体经营。与此同时,门店的商品归海澜之家所有,加盟商不需要承担库存滞销风险。商品最终完成销售后,加盟店与海澜之家根据协议约定,按比例分成营业收入。海澜之家不向经销商收取加盟费,也不要求拥有丰富的门店经营经验。
也就是说,所有海澜之家的加盟商,相当于是在为海澜之家投资开店。如果卖得不错,那就有钱一起赚;而如果卖的不好,海澜之家与加盟商共同承担损失。相较之下,这种特殊的加盟模式,无疑对海澜之家更加有利:既不用出钱建店,又能够掌握门店的管理,在享有“轻资产”模式优点的同时,又享有了“重资产”模式优点。依靠这种特殊的经营模式,即便是电商大热,海澜之家依然在迅速拓张门店的数量。截至年底,海澜之家共计拥有家门店。
虽然依靠这种特殊的模式,海澜之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如今,海澜之家遭遇了瓶颈。近年来,服装行业整体不景气,海澜之家同样也在面临滞销的问题。加之今年“黑天鹅事件”的影响,让海澜之家的库存积压问题愈发严重。据不久前海澜之家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海澜之家可退货存货为44.17亿元,不可退货存货为39.86亿元,两者共计84.03亿元。一方面,可退存货面临着回款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可退存货面临着存货减值、库存积压的问题。虽然海澜之家专门成立了“海一家”来处理滞销商品,但效果却并不显著。
海澜之家库存大量积压的原因,除了被人诟病的抄袭以及质量问题之外,品牌老化同样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海澜之家成立于年,至今已有20余年,面向的消费群体也从70后变为了90后。然而,海澜之家当前的款式似乎并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虽然建立了OVV、黑鲸等更加年轻化的品牌,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时下的年轻人们依然不买账。除此之外,海澜之家还没能抓住电商的风口,电商平台的收入占比还不足10%。
诸多原因加之一身,导致海澜之家迅速没落。据不久前,海澜之家发布的中报显示,上半年营收81亿,同比下降24.4%;净利润9.5亿,同比下降55.4%。虽然说“黑天鹅事件”对整体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早在年,海澜之家的净利润就开始急剧下滑,至今似乎也没有找到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
尽管海澜之家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海澜之家的创始人周建平似乎并不着急,甚至还养起了马。年,周建平投资16亿元在江苏省建立了一个名马馆,还曾邀请马云到名马馆参观。馆中最贵的马,足足花费了周建平上千万。除此之外,周建平还斥资是数以建立了一个马术俱乐部。
独特的经营模式,成为了海澜之家飞速扩张的关键。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模式同样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业绩遭遇腰斩,海澜之家又将如何实现突围呢?
本文由大话企业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